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3136371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淮麦33的特征特性,总结归纳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技术指导。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淮麦3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3-0046-02  淮麦33是由江苏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成的半冬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以烟农19作母本,郑

2、麦991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7年精心选育而成。在河南省各试验点表现突出,全部增产,尤其是抗寒性好,该品种集父母本的优良特性,具备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的特性,于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4001号),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1特征特性  1.1农艺性状  淮麦33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85d,与对照周麦18成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苗势壮,旗叶宽,上冲,叶色青绿,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近长方形,穗较大,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千粒重高;冬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较快

3、,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冬季抗寒性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中等;株高83cm,茎秆弹性较好,茎秆蜡质重,抗倒性较好。  1.2产量表现  淮麦33除了具备较好的冬季抗寒性,其分蘖能力较强,且成穗数量较多,可谓产量三要素的完美结合,实地数据显示,其平均成穗数为585万~675万穗/hm2,此外,淮麦33具备良好的结实性,平均千粒重达39~45g,平均穗粒数37~45粒。  根据2011―2012年度试验数据,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的试验结果显示,淮麦33的平均产量为7519.5kg/hm2,相比于对照周麦1

4、8增产4.7%;随后连续2年度续试,平均产量分别为7606.5、8934.0kg/hm2,比对照周麦18分别增产9.9%、6.1%。2015年6月7日,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在鹤壁市钜桥镇刘寨村实打测产验收,平均产量11683.5kg/hm2。  根据国家试验区域种植结果,2年内34个试验点中32个点实现大幅增产,增产点率高达94.1%,其中,2012―2013年度数据显示,共计有17个点汇总均增产,其中,河南周口、驻马店、新乡、郑州产量均排名第一;2013―2014年度数据显示,共计有15个点汇总均增产,其中,河南

5、周口、驻马店、新乡、产量均排名第一。  1.3抗逆性5  淮麦33株高适中,植株苗势壮,茎秆弹性较好,基部节间粗短,旗叶短宽、上冲,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耐干热风性强。实例说明,2014年5月中旬,河南多地迎来多年不遇的高温多风的天气,在此恶劣条件下,当地很多品种出现早衰,然而淮麦33叶片浓绿,籽粒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耐干热风特性。此外,其抗纹枯病,感赤霉病、白粉病,高感黄花叶病毒病的能力也很好。  1.4品质性状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10―2012年2年平均结果:容重843.0g/L,粗

6、蛋白含量12.9%,湿面筋含量27.7%,稳定时间5.7min。  2高产栽培技术  2.1整地施肥  播种前先要挑选地势平坦的地块,具有良好的耕性、配套齐全的排灌设施,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最好能够连片集中种植,这样便于统一的机械作业与栽培管理。整地是在适耕状态耕后耙耱,采用轻型圆盘耙耙耱保墒,确保土地平整细碎、上虚下实,同时要保证地边整齐、整洁、墒度适合。播种时要施足底肥,为了提升肥料利用率,降低栽培成本,建议在翻地前进行常规施肥,施用有机肥22.5~30.0t/hm2、磷酸二铵225~300kg/hm2、尿素

7、150kg/hm2,施肥后立即深翻,深度以25cm为宜。并在播种前浇足底墒水,灌水量不少于1200~1500m3/hm2,一定要均匀灌透,不冲不漏,严格确保灌水质量。  2.2适期播种,精量匀播  淮麦33属于半冬性中晚熟品种,适宜播期较长,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均可播种。按正常年份,河南地区10月5―25日播种都能正常越冬。播种前应当确保适墒,且整地质量适宜,播种量控制在180~2705kg/hm2为宜,如果地块质量较差,可以适当考虑增加播种量,但一定不能过多,以免带来群体过多影响产量问题。  播前要进行药剂拌种

8、,为了对小麦锈病、黑穗病、白粉病进行很好的防治,建议在播种前采用15%粉锈宁或25%多菌灵药剂进行拌种,用量控制在种子重量的0.2%~0.3%之间。  可以采用24行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行间距保持在15cm左右,播种行笔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播种深度控制在4~6cm之间[1-2]。  2.3田间管理  一是冬前田间管理。首先,做好查苗补种。在播种后10d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