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

ID:31364077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_第1页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_第2页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_第3页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_第4页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现代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在关注人生、探究人生,而人生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构。中国古代思想家进行人生哲理的研究,重视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树立理想人格,并将理想人格作为人们效法的榜样。儒道两家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人格的不同,但二者互为补充互相协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引领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传统理想人格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旺盛的生命力。如何借鉴中国古代理想人格模式,批判地汲取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理论的营养成分,使传统理想人格的理论精髓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契合,使中国传统的以道德为主的道德人格向知情

2、意行统一、真善美一体化的现代人格转换,建构和谐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今天研究中国传统理想人格问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格传统理想人格现代构建和谐人格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大都在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所谓理想人格,就是根据时代需要而塑造出来的完美的人格典范,是一种理想化人格模式的设计,是指导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与构建,从而不断地接近它,不断地修正它来实现,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就是对理想人生价值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两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儒家提倡“仁政

3、”“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主张“6清净无为”。二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设定的理想人格上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典范  1、儒家的内圣外王架构。儒家设定的理想人格是一种圣贤人格,仁德人格,其核心是内圣外王。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所谓“内圣”是主体性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到仁、圣境界为极限;“外王”是社会政治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王道、仁政为目标。这种人生理想最早源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并进而“安百姓”的“为己之学”。孟子则对孔子的“内圣外王”理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他从“性善论”出发,在内圣上强调“修

4、身”,“立命”,涵养“浩然之气”,培育大丈夫人格;在外王上,倡导实行王道政治的理想。《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纲领”和“八德目”,是对“内圣外王”人生理想的完整概括。儒家把品德高尚、有道德觉悟的人称为君子,君子坚持仁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胸怀坦荡,谦虚和乐,自强不息。“君子人格”是历代儒家孜孜以求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模式之一。儒家认为“君子”应当以“仁”为本、以“礼”为质,

5、并具备重义轻利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信的价值观念。君子人格的最高理想是“圣人”。圣人除了内在心性修养达到高峰之外,还要求外在事功上有相当大的成就,也即内圣与外王的高度统一。  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6人格结构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际上这两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  2、道家的顺天无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一种淡泊无为的顺天人格,其核心是顺天从性,

6、即顺其自然,保其本性,“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特性,也是得道之人的人格特质,得道者便是“圣人”,它是老子所设计的理想人格。道家强调理想人格“真”和“美”的品格,尊重人的本真个性。  无论是儒家的道德人格,还是道家的逍遥人格,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都很大。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道家的人格理想是“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之业”,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儒家的入世思想,强调

7、在人伦日用中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为实现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拚搏。道家的出世思想,卑视人生,超然于现实之外,追求一种精神的自我超越和心灵的自由翱翔。两者矛盾却又不矛盾,矛盾是因为有冲突,不矛盾是因为可以协调一致,得意时积极进取,失意时可找寻解脱,但在解脱中也不放弃追求,这就是儒,道两家共同作用下的理想人格。这也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二、传统人格的现代适应和理想构建6  中国需要现代化,中国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首先要求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包括许多因素在内的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但起点和重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