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痛苦的昨天

坠落:痛苦的昨天

ID:31364396

大小:11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9

坠落:痛苦的昨天_第1页
坠落:痛苦的昨天_第2页
坠落:痛苦的昨天_第3页
坠落:痛苦的昨天_第4页
坠落:痛苦的昨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坠落:痛苦的昨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坠落:痛苦的昨天  惠普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糟,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  截止到2012年10月31日,惠普2012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年显示,2012财年净营收1204亿美元,同比下滑了5%。如果只看财报,惠普仍旧是IT企业中的翘楚,比IBM的营收多几百万美元,比戴尔多一倍。  但是,如果看运营净利润,惠普2012财年巨亏127亿美元,而IBM和戴尔都有50多亿美元收益;再看每股收益,这些年,惠普长期处在1美元左右,而竞争对手们则在4美元上下。  仅仅17个月,惠普市值就从巅峰时期的千亿美元跌去了60%之多,如今只剩下340亿美元。  人人都说,惠普迷失了。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本报记者

2、走访了大量惠普高层、员工和分析师,一切矛头都指向董事会――董事会不会用人、频繁更替CEO,导致战略屡屡失误、员工情绪消极,在发展周期极快的IT业内,惠普一变再变的决策只能带来投资者的极度不信任。  祸起董事会  “你要问我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或者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我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董事会。”一位前惠普员工Tom(化名)在采访时平静地说。10  Tom在惠普工作了10多年,原本是康柏电脑的员工,因合并进入惠普的企业级集团,一直到前两年离开。辗转找到他之后,Tom如此评论。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惠普连续更换了4任CEO――马克?赫德、临时CEOLasjak、李艾科,以及梅格?惠特曼。

3、每一次更换CEO,惠普必然经历一次震荡,这不仅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影响到消费者。终于,到了李艾科时代,惠普彻底迷失了方向。  而这一切正是出自董事会的“杰作”。  “在内部,我们怀念的是赫德时代,而不是卡莉,更不是李艾科掌权的时代。”Tom的这些看法也被另外一个前员工所证实。  2010年11月1日,李艾科正式接任惠普总裁兼CEO,仅仅到2011年9月23日凌晨,惠普董事会便宣布李艾科辞去总裁兼CEO职务,同时还宣布了他的继任者为Ebay的前CEO梅格?惠特曼。  “在惠普内部有传闻说,李艾科上任,董事会竟然没有一个人对他进行面试。”Tom告诉记者。这简直不可想象――据了解,前微软中

4、国CEO梁念坚在上任之前,经历重重关卡,总共接受过16轮面试。  当时,在惠普董事会看来,公司急需要转向利润更高的软件和服务市场。而李艾科在担任SAPCEO时期,有良好的业绩――2004~2009,SAP的软件业务营收连续18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正由于看好李艾科的这种背景,董事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  但是,业界却对李艾科的专业背景提出巨大疑问。甲骨文的CEO埃里森在一封邮件中表示:“我无语了。惠普有几位出色的内部候选人,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个最近因管理不善被SAP炒掉的CEO。”  “李艾科只有软件背景,对IT10硬件并不在行,他能带领惠普走向何方?”在对李艾科的评价中,这是最主流的观点。

5、而现在看来,上任和卸任都是匆匆忙忙的李艾科,虽然只在职11个月,但他带给惠普的确实是一场灾难。  众所周知,李艾科上任不到一个月,就一下子宣布了三大决定,放弃WebOS、考虑剥离PC业务,以及收购Autonomy。随后,惠普董事会出面干预,引起轩然大波。  “李艾科并没有传承赫德的组织架构,在他任内,惠普备受指责,急于寻找出路,却又缺乏统一战略,四处乱撞。”一位惠普前员工称。很快,惠普的股票就猛跌70%,而董事会也使出了百年不变的招数――拿起扫把赶走了李艾科。除了“一地鸡毛”和一堆烂账,李艾科没有给下一任CEO留下值得骄傲的遗产。  “李艾科之所以离开,不仅仅是财务原因。毕竟,惠普董事会需要有

6、人背黑锅。”某一个大学经济管理系教授如此评论。但是,李艾科离职后,竟然也拿走了高额的赔偿金,这同样不可思议。  当然,谁都可能遇人不淑,“李艾科式闹剧”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公司,但如果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11个月的任期并不算太坏。可是在惠普,这绝不是董事会第一次在用人方面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惠普董事会和CEO的紧张关系可以追溯到1999年~2005年,卡莉担任CEO的时期。  2001年,当卡莉提出要收购康柏时,遭到了董事会的强烈抗议,特别是两位创始人子女――据了解,当时卡莉已经展开了对创始人继承人的“清理”工作,否则惠普根本不可能成功收购康柏。10  “客观说,卡莉的这种做法是对的。”T

7、om认为,在当时的背景下,超越IBM一直是惠普的最大梦想。再加上IT竞争开始加剧,硬件销售占据重要位置,惠普和康柏合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经过几年整合,合并开始显现出效益。2005年,惠普全年营收为866亿美元,到了2006年,惠普营收为916.58亿美元。而那一年,IBM的全年营收为914.24亿美元,只不过,在2004年12月,IBM已经将全球PC业务以15.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联想集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