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ID:31365119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_第1页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_第2页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_第3页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56―2015年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利用海东市6个台站1956―2015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霾、浮尘、扬沙、轻雾、雾天气,结果表明:浮尘和霾是影响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天气,轻雾和扬沙次之;这些天气从中东部民和、乐都向西呈阶梯状递减;20世纪60―70年代属于多发时期,21世纪20年代初5年有所增加;其中霾、浮尘和扬沙冬、春季较多,霾冬季最多,浮尘和扬沙春季最多,轻雾和雾集中在夏、秋季,秋季最多;近年来海东市雾霾和沙尘天气有增多趋势。  关键词雾霾;沙尘;变化特征;青海海东;1956―2015

2、年  中图分类号P445+.4;X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8-0193-01  近年来,我国城市雾霾和沙尘天气日益增多,能见度恶化,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同时导致近地层紫外辐射减弱,空气中传染性病菌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1-3]。海东市为青海通往西北地区的交通咽喉,又是近年来省重点建设的临空经济带和新建城市群,机动车拥有量猛增、工业和地产开发加速等多因素使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分析海东市雾霾和沙尘天气变化特征能为环境保护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3、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选取1956―42015年平安、乐都、民和、互助、化隆、循化6个台站气象观测资料,其中民和为1956―2015年,平安为1989―2015年,其余4个站为1961―2015年。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对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2结果与分析  2.1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2.1.1基本描述统计。1956―2015年中海东市浮尘天气最多,为2902站次,年平均48.4站次;其次是霾和轻雾天

4、气,分别为1512、1089站次,年平均分别为25.2、18.2站次;扬沙和雾均为852.250站次,年平均均为14.4站次。可见浮尘和霾是影响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能见度的首要天气,轻雾和扬沙次之。  2.1.2空间分布特征。霾、轻雾、雾、浮尘、扬沙区域分布极不均匀。乐都霾天气最多,占总日数的82%,其次是民和;浮尘民和最多,占总日数的68%,乐都次之;轻雾民和最多,占总日数的58%,其次是乐都;扬沙民和最多,占总日数的44%,乐都次之;雾以化隆最多,占总日数的51%,互助次之。霾、轻雾、浮尘和扬沙从中东部民和、

5、乐都向西部呈阶梯状递减;雾从中部的化隆、平安向四周递减,说明民和到乐都一带湟水河谷东段灰霾和沙尘等污染严重。  2.1.3年际变化。20世纪70年代海东市霾、浮尘和轻雾最多,分别占总日数的59%、52%和34%;60年代和80年代霾和浮尘次多,60年代霾占19%,浮尘占17%,80年代霾为14%,浮尘占19%;80年代和90年代为轻雾次多时期,均为24%;扬沙在460年代最多,约为31%;雾在90年代最多,占34%。霾1972年最多,为143d;浮尘1976年最多(229d);轻雾在1978年最多,为90d。21世纪

6、10年代初5年的霾、扬沙、轻雾平均日数分别比00年代增加656%、106%、32%,浮尘和雾持平。  2.1.4月、季变化。近60年海东市霾、浮尘、扬沙、轻雾、雾月分布不均(图1a),霾1月最多,占总日数的18%,其次是12月、3月,分别占总日数的17%和16%;浮尘和扬沙3月最多,分别占总日数的19%、24%,其次是4月,分别占总日数的18%、22%;轻雾、雾以10月最多,分别占总日数的21%、29%,其次是9月,分别占总日数的17%和21%。5种天气季分布也明显不均(图1b),霾冬季最多,占总日数的比例为46%,

7、春季次之;浮尘和扬沙春季最多,为总日数的47%、60%,其次是冬季;轻雾、雾以秋季最多,分别占总日数的48%、56%,夏季次之。  2.2影响因素  海东市地处湟水河谷,西风带天气系统和副热带在此交汇,也是西路冷空气与南下倒灌河谷冷空气必经之地,天气复杂多变;上游南疆盆地、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为沙源地,浮尘和扬沙较多[4-6]。海东东部临兰州市和红古区等工业区,气流携带大量污染物从东进入河谷地带,首先影响民和、乐都,成为灰霾高频区;同时,西宁在海东市西北部,西北及偏西气流可将污染物携带到海东市,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

8、增多。21世纪10年代后,海东市建设步伐加快,使海东市雾霾及沙尘天气呈增多趋势。  3结论4  (1)浮尘和霾是影响海东市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能见度的首要天气,轻雾和扬沙次之。霾、轻雾、浮尘和扬沙从中东部民和、乐都向西部呈阶梯状递减;雾由中部化隆、平安向四周递减。  (2)20世纪60―70年代是5种天气多发期,80―90年代次之,21世纪前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