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

ID:3136714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_第1页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_第2页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_第3页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_第4页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  摘要: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在发展得较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正在形成与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需要资金与一些核心企业支持与主导,电子信息产业应该在原有的市场基础上,积极研发创新并开拓新市场,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并给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类型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5-0199-02  现在的世界日益向区域化与集群化方向发展,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与劳动密

2、集型产业都存在明显的产业群集现象,但是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理论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产业集群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里将结合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深入探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类型。  1产业集群理论分析6  集群概念的首位提出者是韦伯,他从集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群集群的因素,并且在单个产业区位分布上首次使用了产业集群这个理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又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增长极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会因为一些主导部门或者是企业所处的特定区域,而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局面,这种高度集中体现在资本与技术等方面,这样的

3、集中与集聚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增长,这种集聚对附近地区会产生已汇总辐射作用,也可以称之为“增长极”,由增长极理论延伸出来的是点轴理论产业经常是集中在少数点上,从而形成经济的增长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点之间的联系加强,并形成轴线,对人口与产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产业集聚有着很大关系[1]。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的迈克尔.波特重点研究了多个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并且提出了产业群的概念,深入地分析了产业集群与产业群。  2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分析  核心产业与资金是产业集群非常关键的因素,增长极作用的扮演者是核心企业,产业集

4、群的扩展则需要依靠资金。产业集群的发展最终作用应该是促进产业集群的演化升级,并对新产品开发与创新。我国现在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下面就来简单地分析下这三种产业集群类型。  2.1外资企业整体游走型产业集群6  这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整个生产链是由外资控制的,这条生产链上是同一来源的企业,企业之间有一定的地区性关系,外资企业对经济环境因素之外因素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企业的区域位置,确定好核心企业位置之后,有关的其他企业随之会加入进去,使得整个生产供应链发生整体转移与游走的现象,也增强了外资企业实力,他们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与当地政府进行谈判。这种产业集群

5、受影响较大的是核心企业,这种产业集群下的是供应链的整体转移,当地的关联性企业对其制约是较小的,这种类型企业的区域定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里用实例来分析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我国的东莞电子产业集群就是一种外资企业整体游走型产业集群。台湾致力、鼎力电子公司分别在1993年与1995年在广东东莞投资建立了工厂,电子工厂的上游企业如东舜等生产电子元件、电源以及机箱的企业在东莞进行了投资,台资企业大利等在1998年整体迁入,随后台湾的一些大型IT企业如大众等也在这里投资。这些台资企业在东莞本地是一个分工合作非常明确、企业之间关系密切的产业集群体系,台资企业之间

6、整体联系十分紧密,与当地企业的关联度是较低的[2]。但是当东莞IT产业发展良好时,台资投资重点出现了转移,转移到了长三角地区,这些转移过的地区整体规模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是非常高的。  2.2外资企业关联型产业集群6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一旦选好地理位置后,随之一些与核心企业有着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会被吸引集聚在一起,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也会在这个区域内集聚。这些企业可以借助这种区域集聚特点,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与优势,及时了解有关的发展动态,相互之间也能够互相了解与沟通,减少竞争带来的不利一面,区域内的集聚者还能够共享区域内部的各种公共资源与设备等,产业集

7、群之间更多地被业务关系联系在一起,当地政府的政策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外资关联型产业类型典型代表有苏州电子产业集群,苏州的工业园区内有40家全球500强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园区内部投资开发,这些投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IT项目,大型企业多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其中的大型企业有美国的快捷、超微半导体公司以及日本富士通多媒体公司等等,这些公司之间有些是上下游合作关系,另外一些则是同类产品生产商竞争关系[3]。苏州工业园区在2007年中有5家企业排在了电子器件制造业中的前20名中,另外电子元件制造业中有4家企业在前20家企业中。苏州工业园中的外资企业之间尚未构成完整的供应

8、链,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同行业竞争关系,供应链上不是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外资企业主要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