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

ID:31369090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_第1页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_第2页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_第3页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_第4页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末次冰期的气候事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未来陆军通信车载系统技术发展初探  【摘要】为了能够适应未来的联合作战,更加有效地发挥作战能力,在对陆军车载信息系统发展的信息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系统构建方法,并与现有成熟应用技术方案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埃及陆军通信系统能力和承载平台等方面的综合效能的提升情况,验证了采用新技术构建未来陆军车载信息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及其更加有效的作战效能。  【关键词】联合作战陆军车载信息系统作战效能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6.12.016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

2、6-1010(2016)12-0074-04  引用格式:张睿,赵波.未来陆军通信车载系统技术发展初探[J].移动通信,2016,40(12):74-77.  1引言7  随着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需要,未来陆军作战逐渐由合同作战向联合作战、逐级指挥向网络化和扁平化指挥、传统样式向信息化非对称样式、简单维度向复杂维度、持久作战向短时间高强度作战方向变革。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样式已由传统的以火力平台为中心、依靠平台能量的简单叠加增强作战效能,逐步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通过网络信息将各种作战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信息共享、联

3、合协同的一体化作战体系,使作战效能得到倍增。作战方式也由火力主导逐步向信息主导转变。未来陆军需要依托不断发展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提升各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促进作战模式的变革,以适应未来战争模式的巨大变化。  2新技术发展情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技术,这些技术与陆军车载系统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对未来陆军车载系统技术的变革起到重要的影响。云计算技术、平流层通信技术、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可见光通信技术、共形阵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轻型高机动防护底盘技术发展也相对完善,下面将着重讨论可应用于未来陆军车载系

4、统的新技术[1]。  2.1云计算技术  根据军事信息系统网络化和服务化的发展特征,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网络化军事数据云系统以及军事应用服务云。用户可按需利用各终端的应用平台在适当时间和地点,利用网络实现高效访问和接入云端系统。军事云系统用户包括作战、指挥以及保障人员等用户,云应用终端包括作战平台、智能手机、PC机以及平板电脑等;军事云端系统包括军事应用服务云、军事数据云、商用服务云、计算服务云以及存储服务云[2-3]。  2.2平流层通信技术  平流层通信是利用高度距地面17~22km,可以用充氦飞艇、气球或飞机作为安

5、置转发站的平台。与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平台通信相比,具有位置机动灵活、造价成本低且可回收等优势。  平流层通信技术在军事应用方面很有意义,如在作战区域空间内,通过放飞平流层中继平台增加通讯覆盖能力,造价低、可回收且端机体积小,利于领土内和跨区域作战。车载系统引入其技术后,可减少设备种类,增加实际操作空间,扩大高带宽通信的覆盖范围。7  2.3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激光通信是利用一种方向性极好的单色相干光来有效地传送信息。相对于其它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方向性强带来的保密性强、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势。  在军事引用方面,采用了激

6、光和毫米波技术的宽带激光通信技术,传输的距离最长达10km,网速为2Gbps,可传输大数据以提高作战的实时通信能力。  2.4可见光通信技术  可见光通信技术就是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作为信息载体,不使用光纤等有线信道的传输介质而在空气中直接传输光信号的通信方式。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无需频带申请、造价低;体积小;高增益接收;带宽大。该技术运用在军事作战中可组建车内高速局域网,以减少车内通信线缆的布线,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强作战数据的实时性;也可利用前后车灯进行车队间通信,以增强通信的保密性。  2.5共形阵天线技术

7、  共形阵天线是指附着于固定形状载体表面且与载体贴合的共形阵列天线。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共形阵天线由于能够与飞机、导弹以及卫星等高速运行的载体平台表面相共形,且并不破坏载体的外形结构及空气动力学等特性,成为天线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共形阵天线技术的应用将打破现有通信指挥车天线林立的状态,进一步提高车载系统的机动性、隐蔽性和安全性,为未来陆军车载系统发展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7  2.6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现实军民用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充分研究利用,可将现有多兵种、多领域设备有机的整合,只

8、需通过软件层面进行控制操作,注入不同的波形文件,研发宽频段的硬件平台,利于车载系统朝小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变革。  2.7认知无线电技术  认知无线电是对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它通过主动感知外界电磁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地调整自身使用的通信体制和功率、频率等发射及接收参数,灵活、动态地配置使用空闲频率,实现频谱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