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ID:3136935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1页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2页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3页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4页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摘要林下散养珍珠鸡与粪便长期接触,容易感染球虫病,并继发大肠杆菌病,造成鸡群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甚至引起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阐述了一例林下散养珍珠鸡大肠杆菌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症状、实验室检测等,提出具体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散养;珍珠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中图分类号S831;S88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3-0293-01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一园林场从许昌市某

2、种禽场购进1月龄珍珠鸡1000羽,白天放养于杨树林下,晚上养于开放式棚舍内,在幼雏37日龄时,鸡群中陆续出现腹泻、眼炎,以及呼吸困难等发病症状,在笔者单位生态养鸡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会诊后,经过现场调查、病理剖检,结合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剖检,确诊该病症是由球虫病、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引发。  1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  该园林场从河南省许昌市某种禽场购进1月龄珍珠鸡15000羽,白天放养于杨树林下,晚上养于开放式棚舍内。37日龄时部分鸡只出现食欲不振、翅膀下垂、羽毛蓬松、明显消瘦等症状。发病初期,排便呈现棕红色黏稠

3、状,或者为黄绿色稀状粪便,甚者粪便中带有褐色血样。发病中期,出现脸部肿胀、眼睑粘连、眼睛呈灰白色,重者导致失明,并伴有下腹羽毛潮湿粘连现象。随着病情加重,厌食、毛松、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打喷嚏等症状逐步出现。在发病3d左右时,严重的患病鸡会出现严重下痢,肛门周围污秽,粪便呈现青白色相间的稀薄并混的黏液状。发病后期,大概在发病5d时,患病鸡出现双脚干瘪状,导致无法站立,翅膀完全下垂,头部精度肿大、眼球萎缩至失明,短时间内便死亡,当天死亡10羽,到第6天时死亡20羽。  2剖检病状  在确认病因的剖检过程中,共选取了

4、4只死亡鸡样本,其中有2只表现出眼炎病症状,通过挤压病死鸡鼻孔可以发现有许多黏稠状分泌物流出。通过剖检发现,存在2只死鸡的小肠肠管表现为暗红、变粗症状。在随后解剖时发现,其心膜增厚且浑浊,内部发现淡黄色绒毛状脓性分泌物渗出,致使胸腔与心包粘连在一起,伴有肝脏肿大,且表面附有灰白色纤维絮状物,肺部淤血、气囊混浊且囊壁变厚,此外脾肾出血、小肠盲肠肿胀出血,部分存在肠壁增厚现象,甚者伴有糜烂出现,肠内黏液增多,无其他明显病变。通过另外2只死鸡的剖检发现,存在肝周炎、心包炎、腹膜炎,以及气囊炎症状,且症状严重,表现为肝脏

5、肿大且为浅绿色,表面被黄色胶样渗出物所包围,肝脏表面附有纤维素,且被膜增厚,脾、肾肿胀充血[1-2]。  3实验室检验  对死亡鸡的具体实验室检验步骤如下:  步骤1:对死亡鸡的组织物进行培养。培养样本取用死鸡的肝组织以及眼分泌物,培养基取用普通琼脂以及麦康凯。在37℃环境下培养245h。通过培养结果发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均长出边缘整齐的菌落,具体形态为半透明、稍突起、圆形且湿润,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均长出单一的红色菌落。  步骤2:在获取到培养物之后,对其进一步涂片镜检。通过镜检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小

6、杆菌,有的以单个个体形式存在,有的成双存在。  步骤3:对死亡鸡组织物进行涂片镜检。刮取死鸡的肠黏膜上的小白点进行涂片,镜检发现存在大量的球虫卵囊以及裂殖体。  步骤4:进一步生化试验。取纯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发现其不发酵肌醇、蔗糖、卫茅醇,但能够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乳糖、阿拉伯糖以及麦芽糖;对尿素不分解,也不产生硫化氢。  步骤5:通过药敏试验进行检验。通过常规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不敏感的包括复合磺胺、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中敏的有氧氟沙星、氟哌酸;高敏的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  4诊断

7、  根据珍珠鸡发病状态、临床表现,结合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过程,可以分析得出该珍珠鸡群中发生了球虫以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情。  5治疗  一是加强消毒,营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每天晚上舍外采用聚维酮碘喷雾消毒,舍内用0.5%百毒杀稀释液进行舍内消毒,持续消毒5d。二是饮水中添加治球,主要成分为磺胺氯吡嗪钠(每100g含30g),用量为每100g对水300kg。用白头翁散拌料,每袋(2.5kg)拌3005kg料,丁胺卡那霉素按净含量0.01%拌料,连用5d。三是饲料中用兽用超浓缩鱼肝油拌料,每500g鱼肝油拌料10

8、00kg,连用5d,以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四是经过上述措施之后3d左右,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到治疗5d时已不再出现冰鸡死亡问题,也未发现新染病鸡体,鸡群恢复正常[3-4]。  6结语  林下散养珍珠鸡长期与粪便接触,加上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造成球虫病的暴发,如果预防不及时,容易造成大批的珍珠鸡死亡。同时,大肠杆菌在各个养殖场都存在,是  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珍珠鸡感染球虫病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