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ID:31370261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_第1页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_第2页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_第3页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_第4页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摘要]本文以我国粮食事业的发展为背景,对江淮地区的水稻超高产栽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理论和实施三个部分。其中,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施是根据江淮地区特点所述,希望通过本文为相关研究者和种植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稻栽培超高产技术研究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048-01  自袁隆平杂交水稻推广以来,我国水稻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对水稻产量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稻超高

2、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意义依然重大。而提高水稻产量,要做到土壤、气候、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现就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和实践做初步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1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研究背景  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发展速度快等,是我国现代发展的综合情况。另外,为了恢复生态平衡,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粮食面积势必要减少,因此对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意义无疑是很重大的。6  我国具有地域跨度大和环境差异大的地理特点,这就形成了我国水稻栽培模式和产量有所不同。比如说,在不同的生态地

3、区中,栽培同一品种水稻,并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产量也会有所不同;同一生态地区,不同的水稻品种,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产业依然会受到影响。所以,综合理解,水稻的产量是受生态环境、栽培模式以及品种的影响。那么,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就应该因地制宜,科学选种,从而制定具体的超高产指标。例如,在江淮地区的栽培条件下,5500kg/hm2为单季常年均产量,如果制定30%的增产率,单季超高产栽培指标产量就是7150kg/hm2,而江淮地区属于我国南方地区,是双季栽培区,那么,超高产目标产量就是14300kg/hm2。  据有关资料显示,江淮地区采用超高产栽

4、培技术,年产量平均高达14500kg/hm2以上,其中以试验田为基准的超高产面积达到20%,产量为15800kg/hm2;中等产量面积占45%,产量14200kg/;低等产量面积为35%,产量为13300kg/hm2。  2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  在笔者阐述水稻超高栽培的根本性定义之前,首先要提到的是流行在水稻种植领域和农民之间的一句话:“高产!高产!高高产!”所以,超高产水稻也有人将其称为特高产水稻,或者高产再高产水稻。实际上,从研究角度,或者学术角度上讲,凡是实际产量高于基本产量15%以上的水稻,都可以称之为超高产水稻。所采用的水稻栽培

5、模式也自然就称之为水稻超高产栽培。所有水稻种植是以提高效益和回报为目的的。那么,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就是根据生态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高优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使水稻实践产量高于计划产量15%的目标。  3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探讨6  从理论上讲,水稻的栽培过程可以简单分为四大块,一是选种;二是育苗;三是种植(包括种植方式和施肥等);四是田间管理。所以说,水稻高产栽培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着手。  3.1超高产水稻的品质选种  科学合理的选择水稻品种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前提,那么,水稻品种的选择就要考虑一下几点:  3.1.1超高产潜力。它

6、决定着水稻的颖花数、出穗率,以及水稻籽粒的质量。  3.1.2生长能力。比如根系是否发达、分蘖能力如何、抗旱、抗倒伏能力以及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  3.1.3稳产能力。稳产能力指的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处于不利的生长环境时,能够保证不至于产量过低甚至绝收。  也就是说,要实现水稻的超高产,就应该满足以上三个基本条件。  3.2超高产水稻的秧苗培育  超高产水稻的秧苗培育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秧龄;二是分蘖数量。将选择好的优良稻种培育成苗后,出苗率和生长情况自然会与预期的有所差异。秧龄就是指,种子在成苗过程中,秧苗与秧苗之间的出

7、苗先后顺序有所不同,先出苗的水稻秧苗成长会比后出苗的健壮。  是否壮苗,要观察分蘖数量是否均衡,蘖的生长情况是否良好。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秧苗期科学管理,培育健壮水稻秧苗。  3.3超高产水稻的田间管理与施肥灌溉6  当水稻的灌溉水利用率达到30%~40%的时候,水稻的产量就有8.8%~9.7%的增长率。另外,再做好水稻生长环境的田间管理和科学施用肥料。正常情况下,实现水稻超高产并非难事。这些理论足以说明,水稻超高产栽培与田间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降低稻田的盐碱度,使水稻秧苗不受到伤害。再结合科学的灌溉,不仅能调节稻

8、田酸碱平衡,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使每一颗水稻秧苗都能在最优良的环境下生长。  3.4水稻超高产栽培采用的综合技术  所谓综合技术,指的是水稻栽培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采用的方式。比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