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ID:3137060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1页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2页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3页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4页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泾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摘要介绍了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泾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295-02  蔬菜生产与加工在泾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蔬菜产业是县委政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七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关键所在。如何加快泾县蔬菜产业发展,丰富居民“菜篮子”,充实菜农“钱袋子”,发现泾县目前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助推泾县蔬菜产业健康

2、稳定发展。现就此做如下分析。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特别是自2014年开始,根据泾县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先后出台了《关于保障性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促进蔬菜产业发展。2015年将蔬菜产业建设列入县政府年度十五件实事,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琴溪马鞍和泾川五星为主的鲜食蔬菜生产基地;以黄村和丁桥为主的蔬菜加工原料生产基地;以茂林和桃花潭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基地。2015年,全县完成蔬菜播种

3、面积53337hm2,形成各类蔬菜基地973hm2,其中设施菜基地100hm2,特色蔬菜基地506hm2。建成高标准保障性设施蔬菜基地66.6hm2,蔬菜加工基地253hm2。蔬菜总产10万t,产值3亿元,蔬菜加工产值3.6亿元。  1.2蔬菜品种供应日益丰富  目前,泾县常规种植蔬菜品种稳定在30个以上,正常季节大宗蔬菜品种供应相对稳定,全县现有各类贸易市场6个,年交易能力达15万t。蔬菜专业合作社13家,年流通能力在1万t左右。保障性蔬菜基地的建设对稳定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季节性和结构性供应紧张问题没有得到根

4、本解决。  1.3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稳步发展  通过土地流转、进行招商引资和培育种植大户等方式,不断创新“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模式,加快了蔬菜产业化进程。目前,泾县共有蔬菜加工企业11家、市级以上蔬菜加工龙头企业2家,年加工量可达2万t。大力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服务引导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与合作社实施对接。目前,全县共有蔬菜专业合作社13家,以加工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全县蔬菜加工原料基地面积达到800hm2,可转移劳动力5000人。以“章渡酱菜”“正兴隆酱菜”“丁渡酱菜”为代表的泾县酱

5、菜系列产品,是安徽省名优特产,闻名遐迩,畅销省内外。先后荣获省优秀产品奖和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1.4科技推广确保质量安全7  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不断推广适用生产技术,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服务,加大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全面推行蔬菜基地无公害、绿色食品认定工作,加大市场监管和宣传,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全县认定无公害蔬菜基地666.6hm2,认证产品6个,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3项;年开展各类培训服务12余场次,培训菜农1000余人次,年均蔬菜检测样本1000份,从技术层面保

6、障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  2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泾县在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在保障性蔬菜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季节性供应不足,价格高  一是传统的中心城区周边的专业菜地近几年被大面积征占,供应量在逐年减少,而城区人口在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市民日常膳食中的蔬菜产品比重在不断上升,从而打破了原来相对的供需平衡。二是受天气和蔬菜生长周期的影响,每年的3―4月和8―9月蔬菜供应青黄不接,蔬菜供应季节性

7、短缺明显,加之反季节精细菜种植规模偏低,存在市场供应上的结构性短缺。三是农资成本上升推高了菜价,蔬菜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四是流通渠道不畅推高了菜价。销售环节过多,缺少直销市场,农超直接对接难等问题也都相应地助推了菜价上涨。  2.2资金扶持力度有限7  蔬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蔬菜基地建设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但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尚无对蔬菜种植的扶持和补贴,因此,蔬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绝大多数依靠地方政府投入,来源单一。自2014年开始,县政府虽然每年安排保障性蔬菜

8、专项奖补资金300万元,但与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3蔬菜产销衔接不畅  一是缺乏市场信息服务。生产、营销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应用于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运作。二是缺乏产销结合平台。销售渠道不畅,部分业主只懂生产,无力顾及或不懂销售,产销脱节现象较为突出。三是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带动能力较弱,营销手段和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