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

ID:31370753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1页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2页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3页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北方地区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技术措施  摘要:本文从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规律谈起,对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随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提高,目前种植大豆的农田越来越稀少。一些大豆种植地区不能有效地进行合理轮作换茬,导致土地病虫害严重。下面就从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规律,以及如何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进行浅析。  1.大豆病害常见种类及防治  1.1大豆灰斑病  大

2、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也称大豆灰霉病。是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危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灰斑病主要危害大豆叶片,病斑开始呈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展为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色或灰褐色,直径1-5mm,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气候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发斑严重时叶片上布满斑点,相互合并使叶片干枯。4  防治方法:叶片发病后要及时打药防治,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量100g;40%多菌灵胶悬剂,亩用量100g

3、;80%多菌灵超微粉,亩用量50-6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0-100g;40%灭病威胶悬剂,亩用量100ml。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时,下午3-7时,如果下雨要重喷。  1.2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属病原细菌。主要危害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3-4mm,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茎部染病,初呈暗褐色水渍状长条形,

4、扩展后为不规则状,稍凹陷。荚和豆粒染病,生暗褐色条斑。病菌借风雨传播蔓延,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易发该病。连作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可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  1.3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受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如果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

5、上和病叶里越冬,将会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该病发于6月中下旬,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病情严重。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雾。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4  1.4大豆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表现在受害种子变软,不能萌发,且表面生有白色霉层;种子萌发后幼芽变褐并畸形,最后枯死腐烂幼苗根腐:在根部产生不规则形浅褐色病斑,成条状纵向排列或主根和侧根变黑、腐烂。大豆发生根腐病后直接导致大豆植株矮小,

6、茎节数和分枝数减少,根和茎均变细,结荚数和千粒重减少,造成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及时翻耕,平整细耙,减少田间积水,使土壤质地疏松,透气良好,可减轻根腐病的发生。同时,要减少重、迎茬的发生,实行合理轮作,与玉米、麻类作物轮作能有效预防大豆根腐病。  2.农业防治  2.1秋季深翻。深翻可降低成虫的羽化率,秋耙茬能把越冬蛹露出地表,经冬季低温干旱,使蛹不利羽化而死亡。  2.2合理轮作倒茬。通过轮作可减轻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以及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潜根蝇、二条叶甲等)的危害。  2.3清除带病株体。大豆收割后应清

7、除田间带病株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加速病原菌消亡以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压、机械损伤,加之日晒、风吹、雨淋、天敌食取,可大大增加害虫的死亡率,可使第2年害虫的发生与危害得到有效减轻。  2.4严格选种检验。选用抗病虫品种,要充分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菟丝子、菌核等严禁选用。尽可能避免从孢囊线虫病较重地区选用种子,以免蔓延病害。4  2.5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不能顶湿强播,增施有机肥料,配方施肥。中耕培土要堵塞食心虫羽化孔

8、,使其成虫不能出土或减少其出土量。  3.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  3.1选用适当农药。要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喷洒到大豆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匀后闷4-6小时,阴干后即可播种。大豆出苗后,每天下午4-5时到田间观察成虫数,如每平方米有0.5-1头成虫,要立即喷药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