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

ID:3137178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_第1页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_第2页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_第3页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极简主义风格  摘要:阐述了极简主义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介绍了极简主义园林的设计要素,分析了极简主义在中国园林的运用现状,并抛砖引玉地对中国园林设计师提出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极简主义  1极简主义园林的概念和内涵  极简主义艺术又叫极少主义艺术,兴盛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极简主义通过把造型艺术剥离到只剩下最基本的元素而达到“纯粹抽象”。极简主义认为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就是纯净和简单的重复。极简主义园林注重艺术感,但都具有极简的本质特点――强烈、简洁几何形构图,系列

2、化秩序,客观表现景观本身。极简主义园林不仅受到西方传统园林的影响,环境的紧凑、自然与人工的相辅相成以及天人合一,禅宗思想等东方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发展,极简主义园林的特点表现“物即其本身”的简洁的表现。  2极简主义的本质特征  2.1简约的形式4  极简主义艺术抛弃了内在形式的联系、视觉空间、表现和叙述内容、态度倾向以及主题与演变等等,追求的是形式特征的简约、明晰、外向和单一性,作品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不做任何表面的修饰,具有纪念碑式的风格。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出现1~2种颜色或是只用黑白

3、灰色,色彩均匀平整。  2.2客观的表现  尽管从立体主义到战后的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特征是个性的表达,而在极简主义艺术中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是绝对。无内容、无主题、没有幻想式的性质,表现的只是一个存在的物体,不表现或反映除物体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也不刻意指任何社会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以独特的方式创立与众不同的空间艺术作品。物体直接与公众沟通,观赏者通过自己的情感对作品的感受与知觉体验来做客观的评价。  2.3与环境相融合  极简主义艺术的构成形式是某个场所和环境某种可能的和谐形式,这种和谐形式既不是

4、唯一,也不是适合于任何场合,消解了作品构成形式的唯一性,增强了作品与环境的相融。欣赏作品的公众作为环境的一种要素,对无内容、无主题的极简主义作品,可以将自身融入到艺术品中,根据不同的光线、角度以及个人的思想、情绪、知识存储、当时的心理状态,得出不同的客观评价。  3极简主义园林的设计要素  3.1极简主义园林对自然要素的运用  在自然环境要素中,风、光、雾、云等自然现象被园林设计师们以独特的思路、创新的手段,巧妙地运用在风景园林中,反映了设计师在创作时对大自然的青睐4,为人们提供一处既具有时代感,同

5、时又能良好感受自然的场所。例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以独特的构思和聪颖的智慧抓住了风的特征,将其捕捉在作品中。以横向思维的方式,以及基于场地垂直高度较高与多风的条件,在旧金山的一家美国银行屋顶花园为银行职员设计了一处令人耳目一新的与风对话的休憩场所。  3.2极简主义园林对传统要素的运用  极简主义园林在设计中匠心独运地运用了传统造园要素水、石、植物等。具有极简主义特色的园林利用地形特点等现有条件,将水设计为具有简单几何特征的叠水景观,从而体现了水的雕塑特征。此外,它运用石块的稳固、朴素与神秘等事物

6、最原初的特征来体现所筑景观的不同意义,不仅如此,植物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独特设计要素在设计师的笔下独立成景,用雕塑的形式丰富景观内容,并大量运用到极简主义园林设计中。  4极简主义在我国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园林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研究极简主义景观风格理论,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土,博采众长,最终达到建构完善本土景观的目的。我国传统园林与西方极简主义景观二者的融合创新,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与方法的整合。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并非排斥、冲突,而是延续、相通。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园林,以客观角度来看待西方园林,将

7、传统园林中最具内涵的东西,和西方极简主义园林中最精华的部分与我国现实可提供的设计环境及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4  如今的我国不仅经济迅猛发展,也大幅度提高精神文明的需求,景观建设与创作空前繁荣,中国园林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景观设计师们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去自由创作,将灵感大胆付诸于实践,不仅探究学习我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同时,受时代影响也对西方具有现代气息的景观设计产生浓厚兴趣,而极简主义景观作为一种有着适应性、开放性和强烈时代感的园林风格,受我国年轻设计师们的高度关注。我国园林设计师需要保持

8、我国园林内涵的同时,融入极简主义园林精髓,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景观。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