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

ID:31373096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_第1页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_第2页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_第3页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_第4页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_第5页
资源描述: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  摘要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对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钴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土壤消解后赶酸与不赶酸的光谱图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后,灵敏度可以满足测定工作的需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钴需要赶酸以去除干扰。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钴;测定  中图分类号O43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224-01  DeterminationofCobaltElementinSoilbyFAAS  LUBang-junFANGJun-yi  (FulingEn

2、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ofChongqingCity,Chongqing408000)  AbstractThemethodofanalysisofcobaltinsoilsampleswithmicrowaveassisteddigestion-FAASwasdiscussedtoimprovethesensitivity,anddeterminationofsoilswerecomparedbetweendispellingacidandwithoutdispellingacidwithcontinuumsourceatomicabsorptionspect

3、rometry.Theresultsshowedthatthesensitivitywaswellwithoptimization,anddispellingacidwasnecessaryindeterminationofcobaltinsoilwithFAAS.5  KeywordsFAAS;soil;cobalt;determination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钴已有报道,国外也有标准检测方法[1],但由于钴的分析线附近干扰较多,无论是微波消解还是传统电热板消解,是否需要将消解后的溶液在电热板上加热赶酸是一个问题,同时赶酸终点也不易控制,尤其是对于经验较少的分析者,分析的精密

4、度和准确度都难以保证。同时,土壤中的钴含量较低,多数为10mg/kg左右(中国土壤中值为11.6mg/kg)[2],部分标准土壤样品低至5mg/kg,给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需要提高火焰法的灵敏度。如果采用报道中的石墨炉方法[3-4],则分析速度大受影响;采用萃取或浊点萃取的方法[5-6],则操作繁琐。  本文在优化原子吸收的各种试验条件后,可以明显提高分析灵敏度,同时对微波消解后的不同类型的土壤溶液是否赶酸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试验仪器: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生产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ContrAA700);意大

5、利MILESTONE公司生产的微波消解炉(型号ETHOSMPR-600)。  试验试剂:1000μg/mL钴元素标准物质(国家标准溶液);试验用水为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MΩ?cm);HNO3和HF均为优级纯。  1.2试验方法  1.2.1试样制备。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土壤标准样品0.4~0.55g,置于消解罐内,用移液枪移取HF4mL和HNO39mL于消解罐内,轻微振摇后,加盖密封,置于微波消解炉内,在5.5min内升温至185℃,并保持15min,通风冷却至室温。将试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在180℃电热板上将溶液蒸发至3~5mL,转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2%HNO3定容至刻度,待测。

6、  1.2.2不赶酸对比试验。为了比较赶酸前后的干扰情况,本研究进行了不赶酸试验。将微波消解溶液直接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用2%HNO3定容至刻度,待测。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  由于土壤中的钴含量较低,为了提高测定的灵敏度,除了将火焰空燃比、燃烧头高度等原子吸收的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外,本文还将多数报道[7-12]中的土壤消解溶液定容体积由50mL缩减至25mL;同时,将仪器分析线的像素范围由3增大至5,可以提高灵敏度约25%。表1列出的是4种不同类型的标准物质,即ESS-1、ESS-4、GSS-5、GSS-6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均在参考值的范围

7、之内。  2.2不赶酸与赶酸后的光谱图比较  对于样品消解后(不论是微波消解还是传统的电热板消解)是否需要赶酸,本文用光谱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赶酸是有必要的,否则测定结果可能偏高,因此本文中将样品溶液在电热板上180℃加热至剩余3~5mL即可消除干扰,这一点在其光谱图(图1)中也可以得到证实。由图1可以看出,赶酸前样品溶液在分析线240.72545nm左、右两侧均有明显的干扰峰,赶酸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