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

ID:31373820

大小:10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_第1页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_第2页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_第3页
资源描述: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配方试验  摘要甘蔗叶栽培鸡腿菇和香菇的适宜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叶栽培鸡腿菇以含60%甘蔗叶的配方为宜,而栽培香菇以含20%~40%甘蔗叶的配方为好,该结果可为加快推进甘蔗叶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甘蔗叶;鸡腿菇;香菇;配方  中图分类号S6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0-0059-01  甘蔗是我国华南地区主要糖料作物和重要的经济作物[1-2],每年产生大量的甘蔗叶。我国甘蔗叶的综合利用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程度相当低,每年约有2000万t甘蔗叶被就地焚烧

2、,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3-5]。探索甘蔗叶栽培食用菌技术,有利于提高甘蔗产区农业种植效益[6],加快食用菌替代基质开发,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4年在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基地进行。供试甘蔗叶为桂林市农业科学院糖蔗试验地2013年剥下的甘蔗叶,经晒干、粉碎后备用。其他基质购自农资市场。鸡腿菇品种为特白36(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香菇品种为香农49(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  1.2试验方法  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配方分别

3、为:①3棉籽壳80%、麸皮18%、石灰1%、石膏1%(CK);②甘蔗叶50%、棉籽壳3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③甘蔗叶60%、棉籽壳2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④甘蔗叶70%、棉籽壳10%、麸皮18%、石灰1%、石膏1%;⑤甘蔗叶80%、麸皮18%、石灰1%、石膏1%。  甘蔗叶栽培香菇配方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配方分别为:①杂木屑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CK);②甘蔗叶20%、杂木屑6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③甘蔗叶40%、杂木屑40%、麸皮15%、玉米粉

4、4%、石膏1%;④甘蔗叶60%、杂木屑2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⑤甘蔗叶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每个处理15kg干料。配料后,装袋灭菌,移至接种室,冷却至28℃以下后接种。在发菌期和出菇期调查各品种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2014年1月接种,3―5月出菇采收。  2结果与分析  2.1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比较试验  从表1可以看出,鸡腿菇产量随着培养料甘蔗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处理菌丝白而浓密,产量最高;配方③菌丝生长速度快,效益最好。甘蔗叶栽培鸡腿菇配方以60%甘蔗叶

5、为最优,既能较好地利用甘蔗叶,又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2.2甘蔗叶栽培香菇配方比较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培养料甘蔗叶含量越多香菇产量越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处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白而浓密;配方①、②、③经济效益相当。甘蔗叶栽培香菇以添加20%~40%的甘蔗叶为宜。3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栽培鸡腿菇以含60%甘蔗叶的配方经济效益最好;栽培香菇培养料含20%~40%甘蔗叶经济效益与不添加甘蔗叶对照相当。  以农田废弃物替代食用菌培养基质,既能提高农田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又能节约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由此证

6、明,做好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甘蔗叶栽培食用菌是大有可为的。目前,我国甘蔗叶利用率不足20%,甘蔗叶的基质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4参考文献  [1]罗娟,李秀金,袁海荣.不同预处理对甘蔗叶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6,34(1):32-36.  [2]卢敬铭,李明,韦丽娇,等.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现状及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2012,36(6):43-45.  [3]唐峰,何达崇,曾维铭,等.甘蔗叶(梢)栽培毛木耳配方优化试验[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31

7、(2):136-138.  [4]葛畅,李明,韦丽娇,等.热区甘蔗叶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与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6(1):32-34.  [5]钟祝烂,张明华.甘蔗叶栽培大球盖菇试验[J].食用菌,2009,31(2):29.  [6]潘启城.利用甘蔗叶进行露天栽培竹荪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2,18(2):121-12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