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ID:31376548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_第1页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_第2页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_第3页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_第4页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密度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山花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和4种密度组合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行距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不同行距配置下,35cm(S2)行距荚果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不同种植密度下,24万穴/hm2(D3)产量较高。所以,山花9号最佳的行距和密度组合为35cm+24万穴/hm2。  关键词:花生;行距配置;密度;单粒精播;干物质积累;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5.20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9-

2、0040-05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effectsofspacingformandplantingdensityondrymatteraccumulationandyieldofpeanut,asplitplotdesignwasconductedwithShanhua9asmaterialtostudytheinteractioneffectsamong3spacingformsand4plantingdensities.Theresultsshowedthattheinteractioneffectbetweenspaci

3、ngformandplantingdensitywasnotsignificant.Fordifferentspacingforms,thedrymatteraccumulationandgrainyieldwerethehighestunder35cmtreatment(S2);fordifferentplantingdensities,thegrainyieldof24×104caves/hm2treatment(D3)7wasthehighest.Thus,theoptimumspacingformanddensitycombinationforSha

4、nhua9was35cmwith24×104caves/hm2.  KeywordsPeanut;Spacingform;Plantingdensity;Single-seedprecisionsowing;Drymatteraccumulation;Grainyield  花生是需种量较大的作物,传统种植模式大花生用种量一般在300~375kg/hm2,小花生用种量一般也在220~270kg/hm2,大约要占到花生产量的8%~10%[1],种子投资占农资投入量的40%~50%[2]。如果在不影响花生产量的情况下,减少花生用种,便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花生经

5、济效益[3]。目前花生生产普遍采用双粒穴播,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缺穴率,但在高密度条件下,同穴两株中必然有一株的生长受到影响,单株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群体与个体矛盾突出,群体质量下降[4]。而花生单粒播种替代双粒穴播后,花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得到缓解,通过提高种子质量和机播水平,保证苗齐苗壮,充分发挥单株生产力,不仅节约用种,也有利于花生的高产高效。冯烨等认为单粒精播可通过影响花生花后活性氧代谢水平,延缓植株衰老进程,进而促进荚果产量的提高[5]。张佳蕾等认为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合理优化的效果显著,超高产条件相对于传统双粒穴播更容易获得高产,单产能

6、提高10%以上[6]。  目前花生单粒播种虽然能达到单产112507kg/hm2[7],并在生产实践中有所利用,但还不成熟。行距配置和种植密度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行距配置和密度很大程度上影响花生的群体结构,进而影响花生的干物质积累。种植密度决定群体的大小,而行距配置决定群体的均匀性。因此,合理的种植模式需要密度和行距的合理配合,才能做到合理密植。研究认为,花生单粒精播密度适宜能使花生高产[8]。宋伟等研究了在同一密度下,不同种植行距对单粒播种花生产量的影响,得出较为合理的行距[9]。目前有关单粒精播的研究多集中在肥料、密度与产量的关系以及植株农艺性状方面的差异

7、[10-12],侧重于单因素对单粒精播花生的影响和作用,而对合理的行距和密度组合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研究行距配置和密度组合对单粒精播花生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花生合理的单粒播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材与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示范园进行。花生品种为山花9号,选择经过严格分级粒选、大小均匀、粒大饱满、无霉变伤残种子。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黏土。其有机质含量1.3%,碱解氮100mg/kg,有效磷33mg/kg,速效钾150mg/kg。播种起垄前施牛粪22500kg/hm2、氮磷钾缓释肥600kg/

8、hm2作基肥。  1.2试验设计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