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

ID:3138629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_第1页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_第2页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_第3页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_第4页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阳光地带”与“灰色学生”  摘要:对于班级中思想品德一般、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如果我们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爱心感染他们,他们就可以同优等生一起进步。因此,班主任要做现实中的“皮格马力翁”,重视“灰色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让“灰色学生”显出亮色。  关键词:灰色学生;皮格马力翁效应;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17-02  相传古代塞浦路丝岛有一位叫皮格马力翁的年轻英俊的国王。他精心雕刻

2、一具象牙少女像,十分欣赏并迷恋她,每天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无限的期望终于使这雕像活了起来。皮格马力翁效应,就是说你盼望的东西在鼓动和渴望中会实现。这个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小学学校中测试了一次实验证明了这一效果。他和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做了一次实验,实验过后,他没有发现实验的最后结果,却把一份名单交给了老师,说名单上的学生是很有潜能的,以后肯定比别的同学有能力。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又一次来到学校。他没有猜错,名单上那些被说有潜能的学生们,真的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3、在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实中的“灰色学生”,他们不正是“那些名单上的孩子”吗?而我们班主任不正要做“皮格马力翁”5吗?怎样让这些学生摆脱灰色阴影,进入阳光地带,成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新命题。  所谓“灰色学生”,一般是指班集体中思想品德一般、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他们安静、沉默,常常游离于老师的视线之外,极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班主任要做现实中的“皮格马力翁”,重视“灰色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让“灰色学生”显出亮色。  “灰色学生”的进步成长,可以推动整个班集体向前迈进,健康成长。那

4、我们应该如何来管理他们呢?  首先,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灰色学生”,时刻把“灰色学生”放在心上。这是促进“灰色学生”转优的前提,也是皮格马力翁的基本要求。“灰色学生”对班主任一般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种特点要求班主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灰色学生”,要求班主任的爱像和煦的阳光、绵绵的春雨一样,使每个“灰色学生”都获得被照耀、被浇洒的机会。在工作实践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之所以特别喜爱实习老师,就是因为这些实习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施以爱的温暖,在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纪律的情况下,能不偏颇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所

5、以,班主任在接一个新班时,也就是处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师生环境中,这时就应该开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热心引导“灰色学生”,并不因为他们“表现平平”而放任和冷落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积极教育他们,使其显出亮色。与学生熟悉之后,老师一定要克服“有色眼镜”和个人的喜好倾向,抑制住内心的某些偏见,此时更要“一碗水端平”,不断去发现“灰色学生”身上的亮点,让他们早日步入优秀学生的行列。5  他们对未来感到困惑,整天庸庸碌碌,得过且过,学习、活动、集会、娱乐,时时寻找“角落”躲藏自己,在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对外界冷

6、眼旁观,无所动容。这时,作为班主任就必须第一时间走进这些学生,利用各种契机走进他们紧闭的心门,比如,课余时间、主题班会、讨论会,甚至只是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次提问……都有可能触碰到他们看似漠然却敏感的内心。只要有了那么一次小小的收获、小小的荣誉、小小的成就感,接下来就是他们发光的时刻,教师这时再向他们进行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在克服“灰色心理”的同时,老师还要为“灰色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才干、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偶然的成功激发他们的潜能潜质。例如,在实行班委一日负责制时,每

7、周吸收一位“灰色学生”参与管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受人关注的、锻炼的好机会。在小组长、科代表乃至班委的人员配备上,班主任也可以让“灰色学生”“入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完成一些较简单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地提高工作的难度要求,使之不断进步,提高对自己的标准,逐渐转化为优等生。再次,班主任对他们少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多一些正面教育和引导。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少不了规章制度。在班级生活中,必要的规章制度能起到统一步调、规范行为的效能。但规章制度太

8、多、太繁、太细,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果班级的管理体制非常严格,“灰色学生”就会体现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抵触情绪。如果班主任硬性规定一些在“灰色学生”5看起来烦琐可憎的条条框框,他们就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心理领地,行动上就会反其道而行,现实中就会出现与老师对着干、厌学等各种违纪行为,即使部分学生表面上看遵规守纪也是勉强执行。皮格马力翁效应要求班主任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变强硬的条规限制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