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

ID:31387523

大小:1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_第1页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_第2页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_第3页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_第4页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  摘要:如果说“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把学生作为主体的开始,是关注到每一个儿童个性、能力差异的起步,那么“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是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关注到学生学的主动性,还关注到他对课程的需求和主动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意识。我校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的课程改革,“十二五”期间开展了“订单式走班制项目型科技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走班;订单;项目;科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64-04  

2、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核心内容,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课程改革的视域下,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能意识到自身是课程的主人,通过理解、对话和交往结成共同体,从而自觉、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参与课程实施及相关事务的管理,实现课程主体意识、能力和行为的有机统一。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3、9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课程“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这些为科学课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指南。然而,现有的科学课程尚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课时的限定,内容的框定,再加上学生本来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个性差异等等,已成为束缚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我们学校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重新设计小学科学课程,尝试实行订单式、走班制的项目型科技课程,努力“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该课程的校本实践。如果说“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是

4、把学生作为主体的开始,是关注到每一个儿童个性、能力差异的起步,那么“让每一个儿童主动参与课程”是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关注到学生学的主动性,还关注到他对课程的需求和主动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意识。  一、儿童参与课程的开发――诱导主体意识的萌动  “居然可以由我们来定上什么课!”“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课竟然可以让我们自己选!”“我半信半疑,难道上什么课还能我们说了算?”……在学生的将信将疑之中,学校逐步开发和设计了一系列的科技校本课程。特别是采取订单的形式,让学生迈开参与课程开发的第一步。  1.学生订单:走班课程

5、的形成9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多数人并非在所有的智能领域都能表现出其创造性,而只在某一种或两种智能领域表现杰出。对于儿童,他们也不可能都展示出同样的智能特征,更不可能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提供机会,让学生能通过多种方法创造性地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天赋所在,同时能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有价值的技能和概念。将学生订单作为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正体现了对学生个性需求、智能差异的尊重。  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对学生意愿进行统计和分析,再结合学校周边环境和条件的实际,制作出符合各类学生订单需求的一份项目式科技课

6、程;其次召集学生代表座谈,沟通交流这份师生共同设计出的科技项目表,进而再做适当调整和改进;最后根据最终确定的项目总表(如表1),进行第二轮学生问卷,确定个人的第一订单和第二订单项目。因为根据学生的需求可能有些项目的人数会特别多,超过教室合理的容量,所以除了让学生填写第一订单需求还要填写第二订单需求,人数特别多的只能让一部分孩子选择他的第二订单。教师根据学生的订单进行分类,制作出一份满足学生订单需求的项目型科技课程(如图1)。  订单是学生根据自己需求和兴趣设计出想要探究的科技类项目,她是不同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体现。根据学生和订单

7、需求制作出的这些课程弥补了学科教育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要。然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这些项目课程的实施显然已不可能采用原来的行政班级,于是借助走班的形式,兴趣爱好、个性需求相同或相近的孩子走到了一个班。正如有学生说的“在一番纠结过后,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最喜欢的植物百科园。真好!我的好朋友也选择了植物百科园”。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社会的产物,而走班学习满足了学生关系的需要。  2.驱动问题:课程主题的形成9  在课程的形成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参与的仅仅是调查问卷,还有学生会为自己能从一系列课程中选出喜

8、欢的课而自鸣得意。随着项目课程的逐步进行,他们大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新课程中拥有了“选择权”。  在项目型科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提倡聚焦于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机器人工作室”是一个让学生充满期待的项目课程,相对枯燥的编程却让学生的学习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