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

ID:3138818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_第1页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_第2页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_第3页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_第4页
资源描述:

《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使用“班班通”教学的原则  在阐述本话题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班班通”。中央电教馆认为,“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班班通”的本质来说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班班通”的实施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有机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但是,如果只强调信息技术和学科的结合,教学质量一定是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这一点国外的教学实

2、践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因此,为了更好地挖掘“班班通”教学的潜能,我们还要了解“课堂中发生了什么”。在中国,教育界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都是实施填鸭式的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人认为没有教师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学习,结果教学效益低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做了些什么。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

3、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根据“建构主义”4学习理论,任何教学活动或者行为都必须是有利于学习者新旧知识的整合,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故而,“班班通”教学也必须遵守这一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利用“班班通”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对其进行探索、实践,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首先必须明白兴趣产生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对学习形成功用

4、性、愉悦感、消遣性、相投性大于无味性的认知与情绪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如果他们体验到愉悦感大于厌倦感,优越感多于无助感,则会真正产生并维持学习兴趣。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对学习形成各种新的认知,以及各种新的正面与负面的情绪体验。这些新的认知和情绪体验会影响新的学习兴趣的产生以及原有学习兴趣的发展方向。学习兴趣就是在对学习的不断认知及情绪体验中发展变化的。”刘正萍和阴国恩(2006)认为培养学习兴趣需要做到:(1)精心设置问题、情景;(2)让学生充满信心地想象;(3)及时给予学生恰当评价;(4)直接兴趣与间接兴

5、趣相结合,让学生既对内容产生兴趣也让学生对结果产生兴趣。  二、关注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任何忽视学习者认知特点的教学,效率必然是低下的。这是因为认知的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皮亚杰认为,初中生知道命题之间关系,会进行假设―4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加强,思维具有可逆性与补偿性,思维不再刻板、具有灵活性。初中生观察的持久性、自觉性和精确性均得到了增强,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得到增强、意义记忆得到发展、抽象记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注意的稳定性也不断增长,有意想象开始占主要地位、想象日趋现实化、且创造想象日益发展,

6、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突显出来、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但是这并不是否认初中生仍然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存在机械记忆和无意注意;只是说相对于小学阶段,他们的这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以前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和生活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目前的知识有着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没有可以借用的现成经验,他们也可以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以前的知识,对目前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师的教学活动,需要基于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进

7、入“最近发展区”。  四、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认为,学习者既是有认知需求也有情感需求的完整的人,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体现对人的情感因素的关注。把学习者当作一个学习机器,这样的教育必定存在很多弊端,必然无法实现教育目标。中国的素质教育也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初中学生思维缺乏辩证性、容易冲动,教师如果在处理问题时,误解了学生或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而被处罚时,他们就很容易产生“晕轮效应”――对老师所说的任何东西均不接受,不管正确与否,一概否定。4  【参考文献】  [1]何克航.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

8、国电化教育,2009(9).  [2]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正萍、阴国恩.简论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