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ID:31388534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1页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2页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3页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4页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介入平板电脑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21世纪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一书一板、一室一校的范围,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最热门的关于教与学的话题,此话题中,学习者应该学什么和应该怎样学都要重新被定义,作为教师,该如何运用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张力,研究其相关的教学策略是值得而必须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育技术;小学课堂;策略  参与学校平板电脑教学实验已经两年有余了,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领悟到:“平板”背景下,教师要做的,不是一味拓展课堂的广度,而是要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即研究学习者适合或应该学什么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教师应该研究适合学生学习

2、的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笔者认为介入平板电脑的综合学科课堂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操作。  一、依学情、教情,找准“适合”内容  尝试过平板电脑教学的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是选择教学内容,什么样的内容既能很好地利用技术,学生又感兴趣,老师还能让孩子们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老师们翻阅整本教材,发现似乎都不合适,都只能满足一二,不能全部满足,尤其是知识任务繁重的学习内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教师心中要有一杆秤――7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和需要利用平板电脑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去选择教学内容就

3、范围缩小了许多;其次,一定询问孩子们对什么内容或话题比较感兴趣,进一步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教师要善于缩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尽量目标少、重点突出,而不是目标多、重点含糊;最后才依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笔者每一次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都是依此进行的,碰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发现还很适合融合平板电脑技术,才开始教学设计。例如,《我为校园设计二维码》此话题的教学,就源于笔者中午执勤看见有一些孩子兴奋地拿着手机在拍照,看着他们摆弄手机兴致盎然的样子,决定利用他们对新事物的热情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于是我的课题《我为校园设计二维码》产生了。这一内容本身就是“

4、现代信息技术”,非常适合利用平板电脑教学。而另一话题《话说校服》的产生则源于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的困扰,我校学生拥有春秋季、夏季、冬季共5套校服,一般学校要求每周一升旗仪式必须穿校服,另外就是运动会、春游、秋游或者学校、年级、班级集体活动、学校承担一些重大的活动时必须穿,然而孩子们,尤其是4~6年级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总有许多借口不愿穿校服,孩子们都亲自感受到了这一现象,从而产生了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以往的传统媒体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完成校服欣赏,学生穿校服的视频观看及在图纸上完成服饰设计,然后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在平板课堂上,除了能完成欣赏任务外,学生还能

5、利用app进行设计、配色,比在图纸上完成得直观、更有视觉效果。  学校另一实验教师的《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两栖类》一课,给予了我不少启迪与感悟:7  开课伊始,科学课何老师的导入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小时候,同学们就听到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何老师要讲的是小蝌蚪“爸爸”的故事。在孩子们“翘首期待”中,“视频”开始叙述,讲述了一个关于青蛙爸爸面对蝌蚪濒临干旱的环境,如何挖沟开渠,拯救小蝌蚪的故事,提出了“为什么小蝌蚪生活环境离不开水?蝌蚪爸爸却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问题。视频童趣、简洁,问题直奔主题,把学生直接“卷入”了本节课的学习。

6、  接下来,笔者第一次领略了运用Ipad解剖牛蛙的实验。虚拟的解剖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变了血腥的场面,避免了学生害怕的心理。课堂微视频的运用,帮助学生解决很多疑难的问题,让我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含义,给予我一次教学理念的彰显,以及学习接受新事物的启迪。  经过听课、评课活动,笔者有了更深的感悟。何老师的课,理念好、手段新。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与改进,更能达到好的效果。一是如何使用好现有的素材,服务于教学;二是如何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更好地与教学内容整合,解决重点难点;三是如何处理好真正的实验教学与虚拟的实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正是处于教育现代化背景

7、下的教师亟须积极探索与思考的问题。  二、真实学习任务驱动,挑战与趣味并存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定的场景氛围,调动学生的想象与情绪,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许多的老师都喜欢使用,但是一般都是虚拟(模拟)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合作探究,虽然看上去孩子们很快乐,也“煞有其事”,但总感觉有点“演”“作”7的嫌疑。如果教师能依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或知识背景,合理地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情境,让孩子们能“真刀真枪”地体验、探索、合作,并体会到完成任务,展现成果的自豪,那该是每个孩子所期待的课堂。  笔者在《我为校园设计二维码》一课的设计中,均以情境任

8、务驱动学生活动、学习。如开课伊始,先让学生各自利用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