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ID:3138920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自己的思维进行推理,使学生产生很强的依赖性,独立思考时迷失方向,遇到新问题时束手无策.数学教学停留于模仿、记忆、练习的学习方式,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理解、建构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丰富的探究活动,让他们自我感知、自我领悟知识,自我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体验不是自发形成的,而要借

2、助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自觉地接受知识的熏陶.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引用《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学生顿时来了兴趣,跃跃欲试,产生浓厚的探究的热情.又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引用《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4中

3、的题目: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通过生活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2.创设数学史情境.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遥望而不可及”的认识.教师要通过创设数学史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数学家在探索知识中表现出的向上精神,从而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讲“正多边形与圆”时,教师可以介绍祖冲之运用割圆术研究圆周率的故事,最终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3.创设故事情境.初中生易被新颖、趣味的故事所吸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

4、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讲述数学家泰勒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木棍的长度、木棍的影长、金字塔的高度、金字塔的影长关系的基础上,对他测量的方法产生深厚的兴趣.4.设置悬念情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悬念,让学生一时猜不着,但又急于想弄明白,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并连续对折,提出问题:对折1次,有2层;对折2次,有4层;对折10次,有多少层?假如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

5、,对折20次,有30层楼那么高吗(1层楼有3.4m)?对折多少次,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通过折纸游戏,将纸的高度与地球之巅的高度进行对比,使学生产生探索乘方奥秘的兴趣.  二、参与探究过程4  数学学习不仅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主动体验、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看似简单的文字符号公式背后探索隐含的奇妙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1.开展数学实验.教师要改变“被动接受”结论的现状,让学生经历实验、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生活中的不等式”时,教

6、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天平做实验,在天平的左托盘上放10g砝码,右托盘上放置20g的砝码,天平的指针会指向哪里?在左右两个托盘上分别加上相同克数的砝码,结果会怎样?能不能直接用不等式表示结果?小组通过5次实验的探索,得出结论:在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式仍成立.2.利用多媒体开展实验.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深刻的认识与情感的体验.  三、注重互动交流  数学学习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一些活动来增强课堂的

7、互动效果,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课堂本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舞台,教师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让他们在交往、对话、沟通中获得启迪,思维的灵感受到激发.例如,在讲“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观察y=-x+10、y=10x+5、y=-3t+27,这三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正比例函数,得出结论:不是正比例函数,比正比例函数多一个常数项.教师追问:如果与函数y=x2-2x比较,前面三个函数的相同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教师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kx+b(k≠0).

8、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体验者”4,在开启思维、激发情感的同时,内化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