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ID:3138941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_第1页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_第2页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_第3页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_第4页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倪瓒的“简逸”画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摘要: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其绘画风格是以简取胜,创造一种独特的“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对明清及其近现代的绘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书画天真质朴出韵淡雅,尤其是绘画,他强调绘画是画家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在赵孟?“书画同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书法的书写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融入到绘画之中,与自己的高逸之情结合得完美无缺,形成他古朴天真的“简逸”画风,他的作品被后世称为“逸品”。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简逸;画风;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78-02  元代及其以后的文人画家注重追求笔墨意趣,讲究以情构境,变革古法,勇于创新,在这个变革古法的过程中,元代倪瓒的绘画创作可以说是走的最远也是最彻底的。倪瓒的山水画,所画的景物多半是太湖一带的真实的感受,但却已经不再是对实景的简单追摹,而是一种山和水的观念的合成。即他着意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形象之外的韵味,一种自己特有的心境。他已经不再把自然景物的真实形象作为绘画创作所描绘的重点。  一、倪瓒“简逸”画风的主要成因――绘画本质观  在倪瓒的眼里,绘画

3、的重点在于主观抒情,在于自娱和畅神,不在于助人伦、成教化,也不在于客体的似与非。其中,倪瓒的“逸气说”7是他的绘画本质观的核心,他强调绘画是画家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在赵孟?“书画同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书法的书写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融入到绘画之中,由此开创了诗书画三者融合的文人画的典型例子。倪瓒把文人画的主体思想、心境以及内在情感的表现提到了首要位置,把儒、道、释3家的美学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他特有的疏朗简逸的绘画风格,追求一种“写胸中逸气”的美学内涵。他在用笔用墨上利用减法提取自然物象的根本体

4、现在自己的画面中,高度提炼了自然物象内在的本质,略去了繁琐的细枝末节,更突出了对画面意境的表达。倪瓒“简逸”的绘画风格是他绘画本质观的具体体现,这种绘画风格代表了他的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二、倪瓒作品之“简逸”画风  倪瓒的绘画作品多表现江南景色,构图大面积留白,不着一笔,以“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为主,笔简意幽,逸气纵横其中。他的许多作品都以天真平淡为趣,形成了简远疏朗、清幽空灵的艺术风格。倪瓒依据太湖地区沉积岩地层断面山石的层层叠叠的地貌特征,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折带皴”。

5、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用折带皴表现山石的时候,皴擦较多,渲染较少,用墨枯淡,土坡间用披麻皴,苍中带润,用横点点苔;他画树的时候多取消散稀疏之态,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顾盼有度,就好像谦谦君子,讲究书法用笔,无一笔苟且。点叶疏密有度,率意而为,画中点景,不见一人,多置空亭小舍,创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倪瓒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和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点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7  (一)以《渔庄秋霁图》为例分析其构图特点  作品《渔庄秋霁图》是倪瓒寄居在朋友王云浦渔庄时的作品,画卷描绘的是江

6、南渔村的秋景,以其标志性的构图来显露其独特之处。画面分为3段,上段以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作为远景;中段以虚为实,不着一笔,作为平静的湖面为中景;下段山石上数棵高树,参差交错,作为近景,倪瓒山水画的特征之一就是这种三段式的构图,这种构图方式是倪瓒在绘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比较稳定的而趋于高度程式化的构图方式,其特点是:整个画面由近景、中景、远景3个部分组成,近坡画几株杂树,中景留出大片空白,对岸几道汀渚,一段平缓山丘。一般远景放得较高,近景放得较低,给人一种空旷冷峻、萧瑟荒寒的感觉。此外,整幅画面没有飞鸟,

7、没有帆影,也没有人迹,为了连接上下景物这幅画的中右方用小楷题款使整幅画面连为一体,以达到诗、书、画的有机统一。倪瓒空灵的笔墨、巧妙的构图、悠远的画面意境,在这幅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以一种极其简单的构图形式来描绘他所看到的自然界中的山水,他所描绘的是内心对山水的真实感受,已经不再是对实景的简单追摹了,是一种山和水的观念的合成。  (二)倪瓒作品中的笔墨特点7  惜墨如金而又内涵丰富是倪瓒与别的画家的区别所在。枯木、坡岸、远山或中置一空亭,其余画面则大片留白,这些是倪瓒作品的共同点,他创造的这种独特的画

8、面布局以及皴法,后世对其评价极高。从倪瓒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浓墨运用极少,只有点苔的时候才用一些,他用笔并非一味干皴,虽近于干而实质是干湿互用,整张画面显得格外清新隽永。他采用较为粗糙干涩的纸作为绘画的载体,并且采用渴墨、侧锋、拖笔的线型,这样特殊的载体和线型就会使自己画出的线中间出现粗网状的飞白。例如倪瓒的代表作品之一《容膝斋图》中的远山和坡脚均用长线拖出,舒缓优美,给人一种阔远渺茫、湖水如镜的感觉。  倪瓒多采用淡墨来描绘自然景物,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