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高效课堂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

ID:3139095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_第1页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_第2页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_第3页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也谈语文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语文高效课堂  当前,“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围绕高效课堂,老师们开动脑筋,探求方法并身体力行,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毋庸置疑,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误区不少,如不引起重视必然会影响活动效果,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笔者现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陈述如下。  一、高效课堂不是学生的一言堂  如果说老师的满堂灌是过去课堂教学的一道“风景线”,那么学生的一言堂则是当今课堂的主题曲。纵观某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整堂课几乎由学生包揽,学生读书,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2、自我解决问题,完全放手学生,老师始终躲在幕后,实实在在成了一个旁观者、甩手客。据实说这一初衷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做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教改之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但是,课堂教学又必须遵循规律,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双方的事情,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凸显老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周到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适时适当地点拨,且准确到位地归纳总结才是其正理。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施教者要掌握学情,讲究方法,因时因势利导之。绝不能像“放羊”4一样撒手

3、学生,而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因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知识水平还不高,自主学习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不够,还有赖于老师的有效介入和引导,因此高效课堂不是学生的一言堂,而只有师生密切协作,互相促进,才足以显示课堂的高效性。  二、高效课堂不是一味大容量  有这样一种课堂情况,老师塞给学生的东西过多过繁,比如教学目标多至五六条,问题要求一大堆,特别是习题演练多得更让学生难以招架,然而这些又让老师们冠上了大容量快节奏的名目,得以在课堂教学中盛行。  到底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定位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高效”二字上,说白了就是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攻克了多少疑难,而不

4、是看抛出了多少问题,涉及了几个层面。即使一节课研讨了一个问题,但研讨得深透,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应算作高效课堂,因为他的教学产生了实效,收获了成果。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讲得就是这类道理。再看专家老师授课,他们围绕教学中心巧妙安排教学流程,目标适宜,习题适中,摒弃花拳绣腿,扎扎实实地授课,使学生在自由愉悦中获取知识,一堂课自觉收获满满。如果不顾教材特点,不切学生实际,盲目扩展,一味求多求快,致使学生接受不了消化不良,那么一堂课就是研讨了再多问题,也终究不能叫做高效课堂。  三、高效课堂不是滥用电教手段4  当今的高科技,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

5、多方便,广大老师也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施展拳脚于课堂教学的舞台上,用新颖直观形象的手法配合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出生气和活力,更好地提高了课堂实效。但是,像任何事物一样,过犹不及,在这个问题上,部分老师偏激地认为高效课堂就要多动用电教手段,于是也就不分场合,不分课型,不分是否需要,只要上课就把它们亮出来,少数人几乎发展到了无电教不成课的地步,造成了滥用高科技手段的不良后果。记得有位老师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在分析王熙凤的形象时,就回放了很长时间的影视内容,且不说这些内容大部分与林黛玉这个人物无关,就是分析形象时也是就影视内容草草总结收场,而忽略了文本这一重要平台,冲淡了学生对文本

6、的研究和思考。更有甚者教学目标要投影,问题展示要投影,解题思路要投影,习题答案也要投影……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关注。其实这些老师应该明白,电教设备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文本才是教学的主体内容,老师和学生间的问答质疑等有效活动应主要在文本中进行,适当地辅之以电教手段,二者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老师们应力求在主流上下功夫,对于电教手段,那就当用则用,必要时连小黑板等土教具也可拿出来,做到物尽其用,只要能达到课堂高效之目的。  四、高效课堂不是只考虑近前效益  所谓“近前效益”,就是课堂教学只考虑学生当前的应试因素,只要学生考试成绩突出,也就显示了课堂的高效性

7、。为此,老师们总是围绕考试设计教学问题,大力传授的是应试技巧,所推出的是所谓的“标准”4答案等等。平心而论,如果从应试这个层面来考量的话,的确算是高效课堂了,本人认为这样的高效课堂没有错,毕竟学生在升学方面有了成效,但还是不值得自诩,因为它呈现的是一种短视行为,考什么讲什么,重视了知识忽略了能力,也可能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而低能。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把目光放远,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感知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从而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点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