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

ID:31393616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_第1页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_第2页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_第3页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_第4页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学教学需要改变传统以“知识为本”的思想,而是树立以“观念为本”的思想,从化学基本观念出发来设计和实施化学教学活动,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氨”是化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来建构“氨”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63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化学教学已经

2、树立“观念为本”的思想,在具体进行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化学基本观念出发,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促使化学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引导性、有效性增强,为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水平做铺垫。“氨”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元素化合物,对该课题进行基于化学基本理念的教学设计,使之具有较高的教育性、有效性、引导性,对学生进行教授,可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氨”这一元素化学物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新课程要求下,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来进行教学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教学内容与化学基本观念的说明5  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主

3、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渗透式,即通过元素化合物概念原理等内容的学习,促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学生渗透元素化合物反应原理等知识,以便学生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学物知识。其二是集中式,即在一整个章节中连续性地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在集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化学基本观念是隐含在具体知识和概念中的,其以知识和概念为依托,通过知识和概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化学基本概念。  “氨”这一节的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氨的物理性

4、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主要包括氨水碱性、氨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教材中氨知识的安排,是基于化学观念,逐步地向学生渗透氨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基于化学教材中,氨的知识的说明,可以了解到其中隐含的化学基本观念如下。  (一)微粒观  氨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物质,通过探究氨与水的化学反应,可以深入了解微粒,从而理解微粒观。  (二)元素观  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被氧化。通过解析氨氧化中氮原子的变化情况,可以使学生对元素观有一定的认识。  (三)变化观  氨

5、与酸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是铵盐。氨也能被催化氧化,得到硝酸产物。这两种化学反应充分表达了变化观,使学生对变化观有所认知。  (四)化学价值观5  氨在工业、农业、生产及军事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基于氨概念及化学反应,学习氨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理解氨的使用价值,进而对化学价值观有所理解。  二、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氨”的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对“氨”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来合理进行“氨”教学设计的内容如下。  (一)角色说明  氨它可以被形容为“天使”,也可以被形容为“魔鬼”。原因就在于氨的运用是两

6、面性的,能够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可能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角色研究内容  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对氨的性质及用途进行研究。  (三)学生活动说明  首先通过角色引入,利用“天使”和“魔鬼”来比喻氨,使学生对氨产生了解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来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对氨的性质、化学反应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活动  第一课题:基于微粒子开展氨的喷泉实验  创设情境:创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氨品质的情境,即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水与氨反应

7、所创造的泉涌的情境。通过此种情境来激发学生了解情境的真相。5  探究实验:为学生提供实验仪器、氨、水等试验物品,指导学生进行喷泉实验。  提出问题:在学生完成喷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即喷泉实验说明了什么?氨溶解于水中发生何种变化?氨溶解于水中会存在哪些微粒?  学生讨论:要求进行喷泉实验的每组学生,回忆刚刚进行喷泉实验,进而讨论和分析,给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  知识解答:在学生给出问题答案的情况下,教师详细说明氨的性质、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产生的微粒。让学生反思,如此使学生纠正错误,了解

8、氨的知识。  第二课题:基于转化观来研究铵态氮肥的制备  问题情境:为学生播放一个农业种植中利用化肥进行施肥的视频。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现代农业中不直接使用氨水作为肥料?  实验演示:用1根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1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讨论:让学生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来解释以上提出的问题。  知识解答:同样是在学生讨论完毕,给出答案的基础上,为学生解释氨水与浓盐酸的性质。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而说明为什么农业中利用化肥来施肥。  第三课题:基于化学价值观来研究氨的“功”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