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ID:3139492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即要充分了解现在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学习总结,不断提高自身奉献教育事业的思想觉悟。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28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

2、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双方的交流互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课堂文化。  一、快乐教学,激发兴趣  51.利用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因此体育课

3、中举行篮球比赛,同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快乐。争取篮球比赛的胜利,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为了获胜,学生会不停地往返奔跑、争夺,既要和同队的其他四名队员相互配合,又要和另外的五名队员进行竞争。要从生理上、心理上融入比赛中,有了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教师要教育学生获胜了固然有胜利的喜悦,失利了也没什么遗憾,毕竟尽力了,要争取下次的胜利。  2.有一定强度的练习,让学生“痛并快乐着”,享受高水平高层次的快乐。快乐体育本身就是创造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这样学生既能学到锻炼

4、方法,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强强对抗,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体能,掌握良好的技战术,才能真正地享受到高层次的运动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一些课堂比赛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取相应的形式。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是符合学生的特点,并能有效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内容都可以选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供选择的内容就显得相当丰富多样。可以是教材规定的内容,如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社会上比较时兴的运动项目,如篮排球、羽毛球

5、、乒乓球、体育舞蹈、跳绳、滑板、拔河等;还可以是创编的内容,如体育游戏、趣味性合作比赛等。  5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适当加大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不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

6、分发展,并掌握一到两项自己感兴趣的,有助于在课余时间练习、使用的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3.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对其安排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教学内容,否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鲜活个体,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使其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三、中学体育应该注意分层教学  1.合理分层,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增强归属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向学生宣传开展分层教学的积极意义,以此消除部分学生产生的“分层即

7、为分等级”5的片面观点,让学生明白,各人的身体素质和意志能力方面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开展分层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准利于自身体发展水平的目标,更好地开展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体育能力分为四个等级:A等为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并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大约占5%。B等为体质较好,能够轻松完成训练目标的,约占30%。C等为体质与运动技巧一般,经过努力也可以完成训练目标的学生,约占45%。D等为体质较弱或存在缺陷,以及运动技巧较差的学生,约占20%。在等次确定过程中,要采取学生自报与教师综合审核确定相结合,做到尽量客观公正。  2.动态管理,让学生增强成功体验,激发上进心。在

8、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