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ID:3139513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_第1页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_第2页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_第3页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_第4页
资源描述:

《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善待“错误”,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常伴随着无数个错误,这些错误也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教师不可能杜绝学生错误的出现。而在错误出现时,如果教师过分地批评,或者极端的冷处理,将会严重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更加恐惧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应该善待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充分开发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醒悟,让错误成为学生再度发展的跳板,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一、将错就错,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情况下是思维上出现了偏差。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更进一步地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可

2、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错误,将错就错,不必急于给出学生正确的答案与解释,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辨析错误,给学生争论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更深入地思考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教师在新课导入前,引导学生对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知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回忆。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呢?很快就有学生给出答案:个位上的数字为3、6、9的数一定能被“3”4整除。当这位学生给出答案后,有很多学生附和其答案。很明显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但教师并没有立即给出学生解释,而是将错就错,顺应学生的思维,再度提问:你怎

3、样证明你的回答是正确的呢?生:我可以用实例来证明我的猜想,3、36、39、63、66、69、93、96、99,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都能够被3整除。这位学生刚说完,立即有学生否定他:他说的不是很准确,像13、16、19、23、26、29,这些数也是个位上的数字为3或6或9,但这几个数都不能被3整除,不是3的倍数。此时,学生意识到自己出错了。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此时学生又对真正的答案充满了好奇,都很主动地去探究、思考其中蕴藏的规律,寻找正确的结果。教师将错就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很主动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

4、式,加深了对正确结果的记忆,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新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二、善待错误,放飞学生数学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做到无数道练习题,学生经常会在练习中出错,而在学生出错后,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正确结果,否则将是剥夺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找错、析错、改错的机会,合理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再度思考自己错误点,放飞学生数学思维,进而从小培养学生善意思考、自主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经调查某旅店有三种形式的房间,其中,双人间有23间,三人间有18间

5、,四人间有16间,请问这家旅店最多可以接收多少客人?学生在思考一定能够时间后,都纷纷写出答案。教师也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答案:(23+18+16)×2=114。教师并没有立即对此学生的回答进行否定,而是很耐心的让这位学生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慢慢发4现自己的错误,自己错将题目中的房间全部按双人间计算的,这就导致了自己出错。于是,教师乘胜追击,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很快学生就又列出正确的算式:23×2+18×3+16×4=46+54+64=164。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肯定和表扬,保护学生自尊心

6、。教师通过给学生解释、析错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出错原因,自主纠错,有效地放飞了学生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善待错误,深化学生创新思维成功的路上总会伴随着几次失败,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出错。有时,学生的一次出错是学生创新时的一次失误。因此,教师要学会善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重新整理、分析自己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创新思考,深化学生思维理解。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给出学生一道练习题:125÷5×8÷5=,很快学生都陆陆续续地写出答案。此时有一位学生给出的结果是1000.此时,教师选择让

7、学生给出解释。生:我看到题中有125、8还有乘号,我就想到125×8=1000,而且题中还除以了两个5,所以我就将式子写成了125×8÷(5÷5)=1000÷1=1000.学生的思路很新颖,但却在创新思考时,出现了一点瑕疵。于是,教师引导学生按题目中的顺序再重新计算一遍,学生发现最后等于40.于是,学生发现自己已经出错。在学生将要否定自己的思路时,教师对其思路进行了肯定,并让学生继续思考探究,该如何更改自己所列的算式,就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指引下,信心大增,很主动地去纠正,寻找正确的方法。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发现了自己的错

8、误,并立即纠正得出125×8÷(5×45)=1000÷25=40。教师善待学生错误,尊重了学生大胆创新,帮助学生完善其创新思维,深化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