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

ID:3139583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_第1页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_第2页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_第3页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_第4页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教学模式 完善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教学模式完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将课文揉搓成若干问题,以问答的形式授予学生知识。这样的传统阅读教学既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快,学生便会对语文失去兴趣,所以构建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有效课堂学习,构建阅读教学模式,课堂内外都很重要。模式引领,行走在阅读教学中。而整个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即“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  一、自主把握――课

2、前学习  1.知识储备  要走进阅读文本,首先要有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的内容包括:作者、出处资料、时代背景、相关文本知识链接。例如,学习《故乡》《变色龙》等课文就需要在知识储备里提供背景资料给学生,使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更有效地阅读课文,探索课文。而知识链接,对于某些文章来说尤为重要,如学到《羚羊木雕》,其中“插叙”5这一文体知识就一定要提供给学生,学生了解了什么是插叙,对学习此文中的插叙部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日后阅读有关插叙的文章也很有帮助。又比如八年级第一次接触说明文,在预习《中国石拱桥》时,在知识储备里就要提供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在九年级第一次接触小说时,预习《故乡》就要

3、提供小说的相关知识点。有了知识储备,就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准备。  2.扫除障碍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每一篇课文也有序地安排了一定的生字词,好让学生积累。在预习时,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认识课文的生字词,以便扫除阅读障碍,从而也达到积累生字词的作用。有些课文里的生字词可能不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但有些课文也有一定的生僻字,如《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等课文,会出现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所以需要学生在预习时查字典,扫除障碍。  3.整体感知  有了前面的知识储备和扫除障碍,学生基本可以走入课文进行阅读,进入课文的第一步应该初步了解课

4、文,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感知的问题,此问题可以引领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一般整体感知的问题亦可参考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同时也可以留空板书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阅读。如学习九年级课文《变色龙》时,整体感知的问题可以设计为:“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有何特点?”这样学生在初步阅读课文时就可以根据此问题进行思考,对课文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4.批注质疑5  之前的带问题读课文只是在预习中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现在的批注质疑,就是较为深入地阅读课文。此做法的要求是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而同时又要求在课文中做出相应的批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

5、养成做批注的习惯,此习惯不但在课内,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  课前学习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了这四个步骤,相信学生对学习课文已是胸有成竹。  二、一问贯穿――课堂学习  1.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这一部分主要用来检测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也是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反馈,这一步骤对于训练学生阅读概括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在老师引导下回答问题,完成感知内容,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2.深层探究――一问贯穿  (1)主问题的提出。课堂的深层探究主要是以主问题为线索,即“一问贯穿”。为什么要设计主问题?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

6、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学教师若不熟悉发问的技术,所谓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这表明要提高阅读效率,就要研究提问的艺术。但我们也不能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一大堆问题,在课堂上弄得热热闹闹,然而却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刚走出“满堂灌”的误区,又掉进了“满堂问”5的误区。所以,教师必须清醒地认清启发式这种教学指导思想,精心设计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主问题,以强化学生深入思考,深入地领会课文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从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结构,达到深入探究课文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主问题的要求。主问题应该成为一篇课文主要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只有

7、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突破课文,其他的次要矛盾也才会迎刃而解。以课文的主要矛盾为切入口设计一两个中心问题,往往能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当然,主问题除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还应是为完成课堂目标而设计的。而且,设置一两个主问题并不意味着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只有一两个提问,其他的小提问如引趣、诱导、过渡、追问等均以各自的作用而存在,但它们都是次要的提问,是为上述的一两个主问题服务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的题目也可以作为主问题。主问题既能起到对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