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喝水有学问

孩子喝水有学问

ID:3139594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孩子喝水有学问_第1页
孩子喝水有学问_第2页
孩子喝水有学问_第3页
孩子喝水有学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喝水有学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孩子喝水有学问  饮料不能代替水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喝饮料,因为饮料颜色、味道各种各样,好看又好喝。但是碳酸饮料中大都含有柠檬酸,在代谢中会加速钙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钙的含量,长期饮用会导致缺钙。另外许多饮料都有二氧化碳,它在胃中可刺激胃酸分泌,虽然这对低酸度的孩子可能有好处,但对于高胃酸分泌的孩子,特别是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孩子就可能是一种不利因素。此外,某些饮料是用添加碳酸二氢钠作为产汽剂的,钠的浓度较高,身体经常处于高钠负荷的状态,也非常有害。  喝水最佳的时间点  第一个时间是早晨6点钟这时喝水既能清理肠道又

2、能帮助肝肾解毒,这与《黄帝内经》里所传授的经络时间是相吻合的。早晨的5点到7点是大肠经的排毒时间,这时润肠通便特别需要水分的支持,当然最好是喝温水。  第二个时间是早上8点钟这时喝水可以帮助稳定情绪,以便孩子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  第三个时间是临近中午的11点这时喝水最有益于补充一个上午水分的流失。也许这时我们感觉不到口渴,但是身体已经开始缺水了,等我们感觉口渴时已经是严重缺水表现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叮嘱孩子上午第三节课结束休息时要喝水。4  第四个时间是下午的13点这时孩子通过午休后正准备开始下午的学习,而身体内经络方面重要的小

3、肠经开始运作,这时水分的补充正好帮助孩子强化消化的功能。  第五个时间是下午的15点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到这个时间特别容易觉得劳累、容易犯困,所以这时补充水分能提神醒脑。而孩子学校里的课程安排中,这个时间的运动量一般较大,水分流失较多,更应该让孩子记得喝水。  第六个时间是下午17点此时人体最重要的起始经络――肾经开始运作。肾乃先天之本,想把肾脏照顾好强化肾经不可少。这时最好是通过喝水来帮助肾脏进行排毒。  第七个时间是晚上的21点此时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的粘稠度,为接下来的夜间睡眠打好基础。  不宜喝太烫和太凉的水 

4、 喝过烫的水会损伤口腔和食道粘膜,时间久了易引发口腔癌和食道癌。长期饮用过冷的水则会损害胃肠功能。孩子喝与室温相同的开水最佳,天冷时可喝温开水,以尽量减少对胃肠的刺激。研究发现,煮沸后冷却至20~25℃的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它比较容易透过细胞膜,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凡是习惯喝温开水的人,体内脱氧酶的活性较高,新陈代谢状态好,肌肉组织中的乳酸积累减少,不易感到疲劳。在头天晚上晾开水时一定要加盖,因为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会失去活性。  水和汤性质是不同的4  汤中除了水,还富含盐分和赘肉。所以,固然可以以喝

5、汤的形式来补充水分,但是同时也会食用较多的盐分和赘肉,这会慢慢蚕食孩子的好身材,因此不能用喝汤代替喝水。目前,孩子不缺营养,小胖墩随处可见,家长更应该注意控制孩子的体重。从“热控减肥”的角度来说,喝粥反而是个更明智的做法。  不是口渴才喝水  与吃饭不同,人喝水的欲望远没有那么强烈,等我们感觉到口渴时,身体就开始一步步迈向脱水的边沿,已经丢失大量的水分了。口渴是大脑中枢发出请求补水的信号。口渴表明体内水分已经失衡,到这时再补水,往往事倍功半。我们要知道以下五种状况说明身体已经严重缺水了:尿味很重、尿的颜色很黄、便秘、嘴唇干裂、哭

6、泣时没有眼泪,家长要教孩子明白这些缺水的信号。最好让孩子养成一天喝6~8杯水的习惯,并且让孩子每次将一整杯水(约200~250毫升)喝完,而不是随便喝两口便算,这样才可令孩子的身体真正吸收。教育孩子饭前饭后不宜大量喝水,饭前或饭后大量喝水会冲淡胃液,增加胃肠负担,影响食欲和消化能力。  五种开水不能喝  家里煮开水,最好以煮沸5~10分钟为宜,并放在保温性能好的暖水瓶内,每天更换。但并不是所有开水都能喝,五种开水坚决不能饮用:  在炉灶上烧了一整夜或很长时间,饮用时已经是不冷不热的开水;  自动热水器中隔夜重煮的开水;  经过多

7、次反复煮沸的残留开水,因为反复煮沸的开水会造成水中亚硝酸含量的超标;4  装在保温瓶中非当天的开水;  蒸过饭菜等食物剩下的开水。  孩子大量出汗要加适量的盐  孩子活泼好动,运动后经常会大量出汗,特别是炎热的夏季,这会导致孩子大量丢失各种电解质(主要是氯化钠)。虽然肾脏可通过重吸收给予调节,但常有一定限度和需一定时间。若只饮白开水,则可能由于喝水越多、出汗越多、失盐越多引起低钠血症,孩子全身将软弱无力、疲乏和精神不振。因此应在水中加少量的食盐喝,特别在运动出汗后。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