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懂的

孩子,我懂的

ID:31395995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孩子,我懂的_第1页
孩子,我懂的_第2页
孩子,我懂的_第3页
孩子,我懂的_第4页
孩子,我懂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孩子,我懂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孩子,我懂的  我相信没有哪位教师存心想打击学生或伤害学生的自尊,也没有哪位教师刻意想用惩罚、威胁的手段来折磨学生,但爱之深责之切,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类似的训斥:“你有没有用心学的?教你这么多次都不会”“不用说了,肯定又是你的错”“说过你多少次了都不改,叫你家长过来”。即使老师是爱学生的,也不免在无意中伤害到学生。  出现这样的情景,不是因为这些教师缺乏爱心,而是他们在恨铁不成钢之余,没注意到自己语言的破坏力。这些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他们缺乏的不是才智,而是沟通的艺术。良好有效的沟通是实现教育成效的前提,笔者

2、认为,在这方面,“同步带领法”颇有借鉴之处。  “同步带领法”最初由催眠大师米尔顿?埃瑞克森提出,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后来被借鉴到人际沟通和教育领域。所谓“同步”,就是在某方面与对方达成一致,建立亲和关系,消除抗拒,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在某个事件中,我们不一定赞同学生的行为,但可以接纳他们的情绪感受,肯定其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观点或期望,以此建立亲和关系。所谓“带领”7,就是运用当事人自己的感知模式去引导当事人,从他们认同或无法否认的问题入手,逐步提出一些超出其原有思维框架的新问题,用问题拓宽他们的思路,让

3、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问题,从而将他们带向我们预先明确的方向。同步带领法的运用十分灵活,但不管如何运用,关键是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下,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随时觉察对方的状态,调整提问策略,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一、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埋怨,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  当学生犯错之时,大多数老师总试图说服学生,喋喋不休地批评说教,想要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他愿意承认错误,只不过想早点结束这“??里??嗦”的谈话,或不想受到惩罚,并非真正对事情有正确的理解。我们的教师只顾着自己“讲道理”,却没有去关注学生

4、行为背后的动机,自然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李中莹在《重塑心灵》中说,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注重效果则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在教书育人的问题上,注重成效、关注学生的发展显然比一味的批评说教更为重要。  [案例]事情发生在一个放学的傍晚,由于当天早上语文早读效果不佳,语文科代表很负责任,要求全班放学后留下来读书。放学之后,科代表组织大家读书,同学们心里多少不太情愿,个别同学没当回事。有一个男生半天不把书拿出来,科代表说了他,他反过来骂人。科代表很生气,走到“优秀小组评比”计分栏扣分。这个男生所在小组的组长不高

5、兴了,说“这么多人不读书你不扣分,就扣我们小组的?你爱扣就扣吧,扣2分不够,扣4分吧,最好就扣8分,好彩头啊”,接着还扔书砸东西。  语文科代表委屈得哭了,在几个同学的陪同下来到我的办公室,经同学的描述,我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但我还需要找另外一位当事人了解情况,于是,我安慰了她几句就让她先回家了。  第二天,我找到那位小组组长,说:“昨天的事情我大概了解了,你当时很生气对吧?”她说:“7是啊,我觉得很不公平啊,也有其他人没读书,她不扣分,就扣我们小组的分。”我说:“你是一个很负责的组长,也很有集体荣誉观念,不想你

6、们小组被扣分。首先,科代表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男生的身上,也许没看到其他人,或者其他人的行为没有他过分。另外,你自己也是化学科代表,你带读的时候能保证每时每刻都观察到全班40位同学吗?我也很看不惯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警察抓小偷也不可能把全天下的小偷都抓到,只能是看到哪个抓哪个而已。”她点了点头。我问:“你现在还生气吗?”她说:“没有了,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说:“嗯,下次遇到问题知道怎么处理了吧?”她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孩,只是有时候比较冲动。  接着我找了语文科代表,说:“我知道你昨天很难过

7、,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没事了。”我问:“怎么没事了?”她天真地笑着说:“不知道,过了一个晚上就不难过了。”我说:“那很好,你很大量,而且昨天的事情我看到了你很负责任,要继续做好科代表工作哦。”她还是很天真地笑着说:“我会的。”这么单纯的孩子,我很欣赏她。  处理学生的矛盾,有时候不一定非得搞清楚谁对谁错,接纳双方的情绪,让大家都了解问题的所在,解开彼此的心结,避免下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可以了。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  二、针对学生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师生沟通要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生不一定愿意

8、遵循老师的引导,除非师生之间具有适恰的、一致的步伐。当学生处于情绪动荡的状态时,很难听进别人的话。教师要先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再给予合适的引导。7  [案例]那是《概率》测验的讲评课,这个单元比较简单,大家都考得很不错,120分的试卷,全班平均104分。可惜我的数学科代表,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的男生,一不小心就排到了班级中间的位置了。  下课之后,我还在讲台上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