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

ID:31396288

大小:12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9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_第1页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_第2页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_第3页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_第4页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虚拟生存:内涵与旨趣  摘要: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在网络世界或虚拟世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活动。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生存方式的新形态,是对教师现实生存的延伸与超越,因而不同于现实生存,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生存主体的符号化、生存媒介的数字化、生存过程的交互性、生存空间的超现实性、生存体验的沉浸性等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生存方式,教师虚拟生存的价值旨趣在于提升教师主观幸福感、培育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催生学校信息文化。  关键词:教师;虚拟生存;现实生存;价值旨趣  中图分类号:G645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6-0062-06  收稿日期:2015-06-29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网络时代教师生存方式变迁研究”(2013T60730);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罗儒国(1978-),男,湖南常德人,教育学博士,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论研究。16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虚拟社会的崛起,数字化生存、虚拟生存日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型生存方式。尼葛洛庞帝曾指出:“数字化生存给了我

3、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既不能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不能阻止数字化时代前进的步伐。”[1](P269)在虚拟社会、信息技术的促逼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助推下,教师生存方式发生着相应的变革,不断从现实生存拓展、延伸到虚拟生存。可以说,教师虚拟生存的崛起与发展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因而我们无须也不必阻止。那么,教师虚拟生存的涵义是什么?与现实生存有何区别?教师虚拟生存究竟有何价值与作用?对诸如此类问题的思考与解答,有助于推动教师生存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教师虚拟生存的基本涵义  学术界对“虚拟”一词的含义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见仁见智。张明仓曾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虚拟”含义

4、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将其归结为以下七种不同观点:①作为哲学术语的虚拟,意指“似是而非”;②虚拟是与“真实”相对而言的“假设”、“虚构”,或是“虚假”、“虚幻”;③虚拟即是符号化;④虚拟是数字化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⑤虚拟(广义)指规则文明、符号文明,是人类对各种规则的选择、合成、演化;⑥虚拟主要指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创造性思维活动;⑦虚拟是对现实实在性的超越[2](P214)。事实上,人们对“虚拟”内涵的认识与把握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即从“具像化虚拟阶段”、经“抽象化虚拟阶段”发展到“数字化虚拟阶段”。另外,加上现代媒体技术、传播技术的复杂多变性,导致学术界

5、在“虚拟”概念的界定上并未达成有效共识。总体而言,“虚拟”16一词的含义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阐释和说明。在广义上,虚拟指的是人们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结果[2](P60)。在狭义上,虚拟是指互联网世界中的数字化虚拟,是对现实的数字化反映和形式超越。  结合对“虚拟”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虚拟生存也存在着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借助于符号化中介或数字化中介系统在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狭义来讲,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为了生命

6、发展与完善、实现生存价值与意义、提高生存质量,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在网络世界或虚拟世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活动。本文主要从狭义层面进行界定,指出教师虚拟生存包括以下几方面涵义:  第一,教师虚拟生存是一种旨在满足生命需要(如虚拟性需要、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符号化活动。教师虚拟生存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感性活动,是自为性与我为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虚拟生存(主要指虚拟教学活动)的根本旨趣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更是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此外,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切存在都被符码化、数字化了,且均以“比特”的形式出现。在卡西尔看来,“符号化思

7、维和符号化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3]教师虚拟生存亦是如此,不论是从生存主体来看,还是就生存过程来讲,或是从生存媒介来看,教师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一种符号化活动。16  第二,教师虚拟生存是教师在虚拟世界或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感性活动,是当代教师生存方式的新形态。我们知道,教师传统的生存活动往往是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进行;而教师虚拟生存则突破了物理世界的限制,是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进行的感性活动。此外,教师的虚拟生存超越了传统的现实生存,是相对独立的、新型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