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

ID:3139640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_第1页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_第2页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_第3页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_第4页
资源描述:

《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揭开习作神秘的面纱  提起习作,学生总是“爱你在心口难开”,习作总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往往不能真实地表达自我,时而人云亦云的写一些空话、假话,更有一些学生被束缚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失,把写作视为畏途,为作文而作文,写作文纯属应付。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人都知道,习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处于茫然无序的状态,习作教学无系统理念,无科学的训练体系,少具体的可操作性。习作教学躲在“沉闺”,披着神秘的面纱,它真那样难以寻真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把“让学生爱上习作”作为自己训练目标,并对此进行探索、总结,形成了关于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些浅显的见解,愿以

2、点滴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开展活动――激起习作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习作的动力”,而一个好的命题则是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的关键。题目新颖而有鲜明的色彩,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习作的题目要充满情趣,少一点一本正经,多点生动活泼,放掉“成人腔”,如“今天,我真高兴”“他真帅”“班长应该这样做”“哇!下雪啦……”只有站在学生的知识角度,在感悟学生童真、童趣的基础上命题作文更能触摸学生兴奋点和动情点。4  题目让学生产生了兴趣,才有动笔的欲望,那么怎样愉快地进行习作呢?小学生天生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的天使,趣味是孩子们的老师

3、,如果我们将游戏引入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让课堂活跃起来,隐藏指导的神圣面孔,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体验交流中,激起孩子们对习作的兴趣,写作不就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了吗?当学生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例如指导学生写《一次拔河比赛》这篇习作时,我先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拔河,在活动过程中,我用一些轻松的语言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拔河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猜测他心里。再观察啦啦队的表现。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谈谈刚才比赛的场面、内心感受,大家说话的情绪特别高,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  学生的习作写好以后,教师评析习作时也要顾及每

4、个孩子的习作能力发展现状,善于在茫茫沙海中发现金子,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好、一句话写得好、引用恰当都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觉得写习作挺有趣的。  二、留心观察――发现习作素材  生活是五颜六色,瑰丽无比的,它是人们创作的源泉。可是学生却总觉得生活平淡乏味,像一杯白开水,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生活的活水”浸润了学生的心灵,才能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们要将学生释放出来,适时地引导他们走出校门,真正地亲近自然,徜徉于大社会,融入新的生活。走进明媚的春天,让他们感受春的活力,投入炎热的夏天,让他们领略夏的激情,融入金黄的秋天,让他们

5、享受秋的收获,关注洁白的冬天,让他们欣赏冬的厚重……4这些都给孩子切身体验的感受,通过细致的观察,他们积累素材,联想更加丰富,写作思路也会更加宽广。如我尝试在学生中开展“每日一记录”活动,让学生时时留心,处处在意,把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场面等五大类记录在生活积累本上,除学校规定写的习作外还让学生写日记心得体会。  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对花草树木,要注意从形态大小、姿态色彩等方面去观察,对于景色可以从远景、近景、动态与静态颜色和形状,以及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去观察,对于人物应注意从肖像、衣着、姿势、神情、语言细节去观察。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习惯,掌握观察方法,久而久之学生

6、对习作不再害怕。  三、养成习惯――积累习作语言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小学生的口语先于书面语,他们喜欢说话,乐于发表意见,遇到问题甚至抢着表达自已的看法,而且由于使用口头语言叙述较容易,所以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爱谈怕写的现象,我们常常看到:课间学生们聚在一起眉飞色舞有讲不完的话,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在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时激动的时候,甚至还会带上表情、动作、语气。而在日记本上却很难发现那些生动具体趣味盎然的话语,代替它们的大都是虚情假意呆板僵化的文字,习作人物是那样大同小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想这其中主要原因与没有正确培养学生使用语言习惯

7、有关。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把学生“爱说”“乐说”的心理通过口语交际帮助学生攻破习作难关。因为文字是语言载体,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字,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4,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过语言关。习作时,教师鼓励他们自学习作教材展开自学讨论,然后再互相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产生良好的班级磁场效应,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借助言语交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