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ID:3139712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_第1页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_第2页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_第3页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_第4页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4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品德与社会在小学教育阶段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主阵地作用,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1.以人为本,以知导行  新课程"品德与社??"是原课程"品德"与"社??"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生活之间的联系。儿童的生活是课

2、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强调教育与儿童的社??生活相结合正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成为公众的焦点,学习的榜样,让榜样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去感染学生。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伟大的先人》时,活动前,组织学生调查收集相关资料,①问周边的人,是否知道孔子、司马迁,对他们了解些什么?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询问五个人,并做好记录。②5汇报统计调查的情况(知道孔子、司马迁的百分比),然后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统计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

3、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至圣先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的至理名言,和他开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朽伟绩;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顽强的毅力,非凡的学识,为中华民族留下保贵的遗产――《史记》。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司马迁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坚忍不拔的努力着,奋斗着,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和光辉的形象。如:李时珍27年完成《本草纲目》、司马迁19年编写《资治通鉴》、孙思邈10年写了

4、《齐民要术》等等。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己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从内心深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先人为榜样,从小事做起。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5  与其他学科相比,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独立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多以儿童所感兴趣的、所熟悉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以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去学习,使他们的创

5、造性和个性能够发挥出来[1]。例如:在学习《火焰中的文化:陶瓷?青铜》一课时,我首先将携带的紫砂壶给展示出来,并对其进行介绍:"这是陶都宜兴产的紫沙壶,它是一个陶制品",同时询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陶制品?",出示大屏幕:日常生活用品中的陶制品,随后让学生对未展示的其他陶制品进行补充,陶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几名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的关于陶器制作方法的资料,随后我提出"猜测古人是怎么想出制作陶器的方法的?",孩子们纷纷大胆想象、猜测,最后我再对内容进行点评总结,并指出"人类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陶器,人类社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

6、举",这不仅使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出来,同时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中去,同时也让孩子们认识陶瓷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的历史角色。  3.运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主动性  营造教学氛围,打开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热情,是情境创设的主要作用。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原则推进教学工作,同时通过和谐的教学氛围,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打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性意识,激发心灵火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授《科技带给我们什么》一课时,

7、我走进教室后,并不急于开始新一课的话题,而是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视频观看:"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随即开展小组讨论,并5提出:"小组的每个同学举例说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等,引导同学们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幸福。除此之外,我还为孩子们布置了"科技造福人类"的演讲主题,让孩子们课下自行对科技改变生活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进而更加深入地认识科学,热爱科学。  4.开辟第

8、二课堂,将教学带入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关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