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ID:31397425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_第1页
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_第2页
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_第3页
资源描述:

《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关键词】地理教学;设问;设置;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17―0122―01  笔者通过多年地理教学的探究得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地理知识与自然、社会紧密结合,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教师如能事先以学生为主体,紧扣学生耳闻目睹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巧用设问法,则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既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成功之所在。  一、激发学习热情,巧设问题导

2、入  地理教学中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语,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可使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致。教师若很好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巧妙设问,可借此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巴西”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喜不喜欢踢球,那你最喜欢的球星是谁?被称为艺术足球之国的是?”在讲“地球和地球仪”时,可这样导入:“猜猜看:踢不动的球是什么球?为什么踢不动?”教师必须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二、联系学生生活,巧设问题情境3  教师可

3、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身边的话题设问,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如,在讲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地势”时,教师可联系当地生活实际设问。“观察我校东西两侧的山坡,植被状况有没有不同,为什么?看看山坡上的积雪有没有不同,这是为什么?”或让学生说说看,房子是选择建在阴坡还是阳坡,山顶还是山脚更好?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再如,在学习“欧洲西部”时,可设问:“我们准备暑假去法国、意大利旅游,大家该怎样准备行李、着装?说说你的理由。”从生活实际中引出

4、的现实问题,极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围绕教学重点,逐级深入设问  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不仅仅要生动有趣,更要紧紧围绕教学中心,逐级深化主题。只有有目的地进行梯度设问、逐级设问,才能层层剖析、全面透析教材。俗话说“登高望远”,地理课堂问题设计也是如此,设问要有一定的梯度,体现层次性,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让学生一点点往上跳,最终使地理知识由现象到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便水到渠成,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可由我国大江南北迥然不同的自然风貌引入,逐级设问:“我国南

5、北方自然风光有什么不同,因何不同?南北方气候各有什么特征?造成南北方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多样的气候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总之,问题设计应体现心理学“最近发展区”原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调动全体学生,设问形式富于多变3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课堂教学的愉快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地理课堂设问的形式需要富于变化。如,可通过梯级提问,即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或利用发散提问,即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同中求异,培养并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或引申提问,

6、即借助教材的中心问题引申发挥,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启迪学生创新意识;或悬念提问,即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勾起学生求知欲;或进行穿越提问,即教师进行跳跃式提问,意在及时引导个别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活跃课堂,从而使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五、营造和谐课堂,引导学生敢于发问  只有教师诱导的教学显然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其效果肯定没有学生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好。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消除个别学生的自卑和畏惧心理,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有时显得幼稚,但教师不应随意批评、挖苦甚至臭骂,对学生提出的哪怕是“荒唐”的问题,教

7、师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造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中学习知识,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讲“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人种”等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就可以问学生相关的知识和常识,也可让学生向老师提出相关的问题。编辑:王金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