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

ID:31400530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_第1页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_第2页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的有效方法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对全班学生的作文都做到细致的检查、批改,对所有语文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一方面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批改厚厚的学生作文,可是对学生的帮助却不是很大;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求学生要多写多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可谓越来越尖锐。那么教师如何从沉重的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又能有效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是什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教师批改学生作

2、文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在写作中锻炼出来的。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教师改进作文教学的模式、加强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等多方面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再谈提高作文的有效批改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一、学生自改  叶圣陶先生说:“要使学生自改其文。”3小学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改其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和修改的能力,这对提高其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应该从三方面对作文进行修改。首先是字词,其次是内容,第三是形式。字词主要包括对人物所说的话用此词语是否恰当,描写美丽的心情,怡人的景色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等。内

3、容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所用的材料等。形式主要是文章的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格式的选择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这三方面的要求进行作文的自改,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这样学生也有章可循,修改起来也会有所侧重。教师可适当教给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符号修改作文的方法,比如加字、改字、删字等简单的符号。这样学生再次誊抄的时候会更方便。作文修改的主要步骤是:1.让学生在通读作文之后,检查作文的观点是否鲜明,选取的材料是否准确和充足,层次是否合理,搭配是否恰当等。2.以上各方面都清晰之后,就是对标点符号的检查,一句话说完要用句号

4、,表示感叹要用叹号,表示疑问用问号等。学生掌握了这几步修改作文的方法之后,按步骤进行,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二、教师指导  其实教师即使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都教给学生,学生也未必能修改得好,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知识面不够宽,经历也有限,因此很难对自己的作文给出合理的评价,也难区分出好坏。作文修改得不理想,也很难真正地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习作或者已有的材料中选择几篇典型的、有普遍性的例文进行分析。比如,教师可以选择结构不合理的、观点不明确的、材料选择不恰当的文章,然后借助多

5、媒体的帮助,将样本放给学生看。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之间先进行讨论,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指导。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再将文章进行整理。这样,经过几次的磨练,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修改的方法,再修改自己的文章就不会摸不着头脑了。经过指导,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3  三、学生互批  让学生互批作文,除了减轻教师负担,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

6、,学生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采用互批的方法,教师要先将学生按照能力的大小,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当组长。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作文互批的活动,指派组长领取其他组的作文进行批改。每组都要互相讨论,给出修改意见,并说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综合在一起,由一人执笔,写出作文的优缺点,并给出评语。教师要提醒学生,给出的评语要注意措辞,所提的意见要具体,而且要以鼓励为主,使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互批作文之后,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对于表现突出的、作文修改恰当的、进

7、步明显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多关注他们,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以上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上的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效果明显。学生参与修改作文,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出了潜力,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教师也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到指导学生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上来,提高了教学质量。  董文英,教师,现居浙江新昌。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