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ID:3140082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_第1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_第2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_第3页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指导小数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应用题教学:“协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探究和交流,有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综合性、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教师未来研究和关注的重点[1]。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实

2、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常规教学联系在一起,为研究人员与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思考、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往往还停留在试题讲解的层面,接着是试题的训练,先要教师做,然而由教师讲解,教学手段匮乏,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4  首先,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节,以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设计未把握时代动向,已经滞后的教育内容抑或学生不了解的生活内容依然出现在教材中,学生不清楚教学的由来,每天反复训练同一类型的题目,机械解题,当进入到现实生活状态中,常常不知所措。  其次,问

3、题形式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不开发,闭塞。中高年级大多用文字述说应用题,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文字无法调动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应用题的编写往往需要条件充分,答案也只有一个。解答应用题时,结构不开放,追求完备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再次,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未充分重视问题涵盖的数学概念、问题理解情况、问题现实意义,以处理纯数字的方式简单处置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到数学问题,最终变成数学计算式,这些转化过程没有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中,学生程序化和机械化记忆知识。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优化教学  《新课程标准》围绕问题的解决,学会实践和综合应用

4、,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不但能看到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而且还会遇到代数、统计、概率等的应用,问题的表现形式、解决方式多样化,合理定位并开展应用题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引导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教师分析、探究教学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合理配置整个教学布局,掌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开放应用题的结构  为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应用题能力,教师要针对性地发散学生数理逻辑思维,巧妙设计开放型的应用题。开放型应用题,在设计应用题过程中,教师不出“条件一问题”4这类完整的应用

5、题,而是提取了应用题中的一部分条件,要求学生结合对其的理解,给出一定的补充,并解答。这种问题情境和解决思路是开放的,极具挑战性,发散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思维,也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探究问题的能力,更愿意和学生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只是结构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应用题进行补充时,每个人给出的补充是不同的,如果已知问题有了变化,解题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2.营造生活化氛围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教学和生活的结合,将学生的感受添加进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应用题,教学将出发点定位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熟悉

6、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很近,调动数学学习的兴趣,凸显数学的作用,产生学习的学习动机,形成掌握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  学困生解应用题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分析假设的差别,而不体现在解题的比例上,和优秀学生比起来,学困生没有分析题目中暗含的条件与中间状态,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问题一条件”,找出某种关联,分析题目,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发掘题目中涵盖的条件,从暗含的条件出发,过渡到书本知识,实现最终问题的解决

7、。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将应用题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观察整个思维流程,基于此,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  三、结束语4  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担负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还有许多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应用题,改变以往应用题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从教学实践中探究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掌握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苏鸿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广西教育,2015,17

8、:23+34.  [2]周学刚.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