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

ID:3140117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_第1页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_第2页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_第3页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校合力 共促孩子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校合力共促孩子成长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家庭和学校又是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如果家校达成了共识,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可见,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对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让家长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呢?下面就我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谈。  一、用真诚善待家长,做家长的好朋友4  其实家长和我们一样,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大责任。想要取得家长对自己工作上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在与家长交往时首先

2、要尊重家长,以诚相待,真正成为家长的好朋友。见到家长主动打打招呼,家长来到学校主动让让座,主动给他们倒杯水。在与家长交往中,本着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家长的信赖,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甚至把孩子的不良的表现发泄到家长身上。这样容易使家长产生距离,对你敬而远之,导致他对你的不认同,对你的工作不配合,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孩子存在的不足我们要委婉的告诉家长,以

3、商量的口吻和家长探讨教育方法,让他们主动与学校、与老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尊重家长还体现在交流时要心怀诚意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接纳他们的建议,其实家长有许多建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要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关心和爱护他的孩子,在为他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着想,这样家长就会觉得我们老师可亲可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学校,送到我们的班级里就是他们最幸福的事情,也是他们最放心的事情。  二、采用不同策略,与家长有效沟通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常言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在与他们沟通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情而异,既要注重态

4、度,又要讲究语言艺术。  1、利用家访沟通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的一种最佳方式。所谓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观点或者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三种要素:一是意见与信息的传递者,二是收受者,三是传递的内容。  有一部分学生天资聪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里受到家长的特别溺爱,在学校又因学生成绩优异而受到教师的特别青睐。这一切都会使他们养成骄傲、自负、任性的个性,在与同学相处时表现为遇事不肯帮助别人,学习上自私,不关心集体,不爱参加劳动,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经不住挫折的打击。像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也会越来越多,因此,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会

5、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别人是当务之急。4  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所谓“调皮”学生的家访,教师更要谨慎行事,避免让家长感到“学生又犯了什么错?”从而对教师的到来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学习有困难或不遵守学校纪律,但他们的身上总是存在一些闪光点,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品质,并细心地培育他们。  2、利用面谈沟通  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假如是私人的问题,就

6、绝对不能在办公室里交流;假如学生犯错比较严重,也适宜选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话题的切入点要合适,比如学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题,而学生的爷爷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进入话题,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进行沟通。在和家长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里“犯错”4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老师的批评,这时如果老师先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当家长代替孩子向

7、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再次,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老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时机找对了,场合找对了,人的心情才能舒畅了,交流就顺利多了。另外,与家长沟通时,要坦诚相对,有礼有节,平等独立,不卑不亢。遇到那些蛮不讲理甚至仇视老师的家长,我们首先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