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姚雪垠

忆父亲姚雪垠

ID:31401686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忆父亲姚雪垠_第1页
忆父亲姚雪垠_第2页
忆父亲姚雪垠_第3页
忆父亲姚雪垠_第4页
忆父亲姚雪垠_第5页
资源描述:

《忆父亲姚雪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忆父亲姚雪垠  2011年是先父姚雪垠百年诞辰。100年前的10月10日,父亲生于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城西50里偏僻的不足百户人家的姚营。因为村子周围筑有防御土匪的高土墙,村子又叫姚营寨。父亲的一生,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阶段,也如20世纪新旧中国百年沧桑一样,可谓命运多舛、多灾多难。但父亲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幸运的一生。  父亲一出生就经历了第一道生死关。他虽然生于地主之家,但家道已经败落。父亲有两个哥哥,母亲不堪承受生活的重担,决心等第三个孩子一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就塞进尿罐淹死。当时,家乡溺婴风气盛行,但溺死的几乎都是女

2、婴。幸运的是,父亲在阴历九月初八半夜里一呱呱落地,就被守护在一旁的老祖母抢救下来,才保住了小生命。  父亲14岁时,同二哥到500里远的信阳一教会中学读书,因直奉战争,学校提前放假,他们在返乡途中被土匪绑票,大约在土匪营中生活了100天。抗战后,父亲就以这段百日传奇经历写出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长夜》。  1931年,父亲在河南大学读预科期间因参加学潮,先被逮捕,后被开除学籍,即到北平“漂泊”,以投稿维持生计。不幸染上肺病,常常大口吐血,贫病交加,生活十分艰难。肺病在当时是绝症,父亲也无钱医治,几年后竟不治而愈。7  当然,父亲一生最大的磨难,

3、还是在政治和创作方面,屡经挫折和打击,几乎陷入灭顶之灾。特别是1957年,他响应号召,真诚帮助党整风,因发表《谈打破清规戒律》《创作问题杂谈》《打开窗户说亮话》等文章而获罪,经过几场猛烈批判斗争后,被划为“极右派”。会上宣布,今后不能再搞创作,养起来充当“反右”教员。父亲一时对前途绝望,甚至产生投江的念头。当情绪稍稍平复下来,即以司马迁的精神激励自己,开始一边痛哭,一边偷偷写作《李自成》。经过10个月的日日夜夜,赶在去农场劳动改造前完成了第一卷的草稿。在汉口郊区东西湖农场的三年艰苦劳动中,又对草稿进行了整理。父亲原想生前出书无望,死后由后人

4、交给国家,对祖国的文学事业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父亲在1960年底摘掉“右派”帽子,不久又逢历史的机遇,《李白成》第一卷在196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风靡全国。从这一点说,父亲是幸运的。“文革”后,父亲在他的回忆录《学习追求五十年》中记述了《李自成》第一卷的写作经过。他写道:“如果读者询问我第一条重要经验是什么,我必须回答说:立下较高的追求目标,在逆境中艰苦奋斗,死不动摇,不实现决不罢休。我常常一边写一边哭,有时不能写下去,只好停顿下来,等胸中略微平静时继续写。可以说,《李自成》第一卷是用眼泪写出来的。所以当1961年我将《李自成》第一卷

5、的初稿整理完毕后,题了一组七绝抒怀,其中第一首有这样两句:三百年前悲壮史,豪情如泪著新篇。”  父亲从1957年开始写《李自成》起,就走上了一条艰难漫长之路,一路上风风雨雨,直到病倒,岁月长达半个世纪。父亲常把写《李自成》比做“长征”,“艰苦的长征”7。在长征途中,每天凌展3时即起写作,每天写作、读书、抄卡片、思考研究问题十余个小时,几乎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使除夕之夜也不停笔。父亲还以“下苦功,抓今天”、“耐住寂寞”、“生前马拉松,死后马拉松”等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1990年,父亲在《八十愧言》中说:“

6、我今年仅仅八十整寿,离百岁还差远呢。我对追求事业的热情依然未减,艺术构思能力也未衰退,我不能停止长征。”“我要像一匹老马,驮着重负,趁着夕阳晚霞,不需鞭打,只愿在艰苦的写作上继续长征,中华民族的新文学需要发展,人民需要文学,我不能放下我的义务。”  父亲尽管信心百倍、热情似火,但不能违背自然法则。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父亲明显衰老,写作进度越来越慢,原来字迹工整、干净的书稿变得凌乱,掉字漏字越来越多,到处是涂涂抹抹。一天只能写出几百字,顶多千把字,后面还有几个单元尚未动笔。我越来越为父亲着急、担忧,有时不免抱怨“爸爸,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

7、完成四、五卷?”父亲低声回答:“尽力吧。”不久,父亲病倒了,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李自成》已经耗尽了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透支了生命,在最后的岁月里并在大脑严重萎缩的情况下(病后体检才得知),仍在做最后的拼搏和奋斗啊。在耄耋之年仍在创作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这在老作家中已是奇迹。自己的抱怨,只能加重父亲的压力和内心痛苦。多年过去了,至今回想起来,仍常常为自己对父亲的抱怨感到愧疚和自责。  1972年2月,父亲终于累倒了,倒在了书桌前,是因劳累过度而中风。住进医院的第一天夜晚,我值班看护,因白天忙了一天,夜里睡着了。突然,同房另一病床的护工一边推

8、我一边惊叫:“快醒醒,老人怎么躺在地上了!”我猛然惊醒,看到父亲,平躺在水泥地上,我急忙跑到跟前问:7“爸爸,怎么啦,怎么躺在地上了?”父亲神志清醒,声音低低地、不连贯地说:“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