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

ID:3140188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_第4页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  【引言】  笔者从教三十年,一直扎根于小学,对课堂的思考探索从未间断,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更加清晰立体。纵观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时间追求精致、精细,成为展示教师技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学生的眼神变得空洞、木然,显得无精打采。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变得焦躁不安,变本加厉地讲讲、做做,学生越发疲惫,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媒体连篇累牍的与教育相关的负面报道更让人触目惊心,我不禁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谁弄丢了教育的幸福?作为师者,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面对自己的质问,我到名师课堂中去探寻、到教育理论中去问底、到学生心底

2、里去刨根。是的,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什么而出发。帕克?帕尔默说,“我在教室的任务就相当于所想象的牧羊犬的任务。学生一定要自己喂饱自己――这被称为主动学习。我只是把他们带到一个可以得到食物的地方:一本好的课本、一个计划好的练习……”于是,我和我的同仁开始构建我校“1234学导式”教学思路,“1”即“一份导学指南”:钻研文本,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导学指南。“2”即“两项目标”:实现学生兴趣和能力同步提升的两大目标。“3”即“三大环节”:突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检测拓展三大环节。“4”即“四条原则”:有效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顺学而教四大原则。课前以“导学指

3、南”为抓手,把学习前置、5把问题前置,让学生自学尝试;课中交流点拨、检测拓展。这种教学结构力求实现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沿着“发现―猜想―自学―验证―交流―提高”的轨迹,实现兴趣、能力的同步发展。现以数学科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思路】  1.课前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导学指南”(“导学指南”是实施“1234学导式”教学思路的前提,关乎整个过程的成败)。  “导学指南”一般包括“知识产生”“我的猜想”“探索验证”、“我的发现、我的疑惑”四个环节。  (1)“知识产生”  这个环节思考题的设计是整个

4、导学过程的关键,教师必须找到一个学习新知的切入点。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以往的“情境式导入”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强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  (2)“我的猜想”  这个环节在于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疑问,学会“设”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愿望。  (3)“探索验证”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与书上的结论?  学生面对自己的猜想结合书本的结论寻求验证的材料和方法,学生从“设”疑到“释”5疑,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历经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4)“我的发现、我的疑惑”  学生在自

5、学中形成初步困惑,并把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走向课堂,上课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解决困惑。  2.课中交流点拨、检测拓展。在“导学指南”的引领下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索,课堂就是围绕学生自学情况交流、质疑、讨论、互动、生成,教师的工作就转变为“引”和“控”。  “引”就是教师作为组织者进行引导,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对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对偏离方向的要点拨,对质疑的要启发、引导,对听讲的要调动、激励,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  “控”就是教师作为引领者进行调控。教师要控制课堂时间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对练习容

6、量加以调控,以便课堂学习高效进行;还要控制好整体课堂气氛,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积累】  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指南  班级:姓名:  一、知识的产生    5  【感悟反思】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导学指南直指问题、直通生活、直抵思想,而“知识产生”环节又是“导学指南”的核心,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尝试解决”是设计的理论支撑,也是起点和归宿,关于“知识产生”环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入手:  1.迁移类推式  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感知新知的发生,并进行合情推

7、理与猜想。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由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让学生逻辑推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由三角板中三个特殊内角的和等于180°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的问题?由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提出猜想。这些相关知识的梳理挖掘,要求教师对教材空间要充分解读,对知识要有整体把握。  2.问题解决式  在旧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解决催发新知生长,建立合理猜想。如“圆锥的体积”,可由把一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引发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的直觉思考,并进行大胆的猜想。再如“求两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