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

ID:3140342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_第1页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_第2页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_第3页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_第4页
资源描述:

《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屈原,我曾会他于汨罗江畔  2016年11月18日夜,屈原曾托梦于我。梦中他怒叱西汉司马迁,竟将他的一世苦恨寥寥于文字之间;更是对端午节时人们的互相祝福痛心不已。一番交谈后,屈原约我于明夜子时汨罗江畔相会,并再三嘱咐我:务必要让他的气节重现人间。  ……  月色惨淡,星夜无光。我的灵魂跨越数千里,终于踏在江畔芦苇上。我看到他从江中显现出孤寂的身影,青丝散乱,步履蹒跚;目光涣散,神色彷徨。  这是那个曾游历于秦国的天之骄子屈原;这是那个诗文流芳经久不衰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这是那个楚国破败后不忍弃之而去的爱国大夫,屈原!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兮杳杳,孔静

2、幽默……”屈原的吟诵之声由远及近,我才知他已来到我身前。我忙起身望向他,期待能够看到当年春风得意时他意气风发之态。  眼前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双眼睛却执着地望向北国的土地,泪眼婆娑。  “大夫,”我问,“您何苦如此?领一方臣子,守一方百姓,何乐而不为呢?”  他答道:“4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又怎能是我一人之力可改?你可知道,一人背负全国的兴衰重任,可是要艰辛多了……”  “您是一介贤臣,一位智者,为什么不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呢?”我不禁再次开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

3、”屈原语气渐冷,双臂藏在袖中竟是难以自制地颤抖。良久,才重重地长啸一声,哀怨之情顿生:“凤皇在?@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哀哉!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我又怎能爱惜一己之身,放弃我的气节呢?”他的宣言在空旷的江边回响,连喧嚣的浊浪拍岸之音也被压下去了几分。一个有气节的人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足以延续千年之久。我深深地被他这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折服。  我说:“后人敬仰您,原是因为您的傲骨和操守,感动于您无惧死亡。现如今多少人感慨若您当年并未直言相谏,并未投江,或许……”  “住口!”他虎目圆瞪,打断了我的话。

4、“我等忠心护国之人,怎可与子兰、郑袖这些子小人并肩?陛下不识奸佞,枉负对他忠心耿耿的臣子……若非如此,楚国怎么会亡!怎么能亡?”谈及此,屈原已是喉头哽咽,泣不成声。他追逐一生的兴国夙愿,终究是被佞臣和昏君毁了。他绝望中挣扎,最后捉到的稻草竟然只是一封告知他国已破的书信。这让他怎能不恨?怎能苟且于世,受尽折辱?  我静静地看着,却不知如何安慰他。马行千里非伯乐,屈原这一等一的好马,也需要知人善任的君主才能成全。以屈原之才,何愁不能将楚国发展成泱泱大国?何愁不能统一六国,成为现在人人赞颂的历史传奇?4  月光如泻,江水洇染,白雾凝霜。仿佛夜色也受到他悲戚的影响,不忍

5、以黑暗填补他悲痛的身影,故而唤来点点星光。水是清白的,屈原也是清白的。清白如他,唯有投身入水才不会玷污了清高的灵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自嘲一笑,眼带着泪。“什么富国,什么理想……我这番苦心,又有谁会明白啊!原来……我毕生所求,都不过是庄生晓梦罢了!”  他拭去眼角泪水,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我:“我方才说与你听的话,你可都记得了?”  我毕恭毕敬地向他行了一礼:“您与我交谈的这许多,我永志不忘。”  他轻捋胡须,频频点头:“好……好啊!”他仰天长叹,“皇天在上!我屈平的抱负!数千年来的执念,终于得以重现!”随即狂笑不止,笑声凄凉。我欲上前劝

6、说,却被他所发出的怨念所震,动弹不得。忽地,风云皆住,屈原的笑声也戛然而止。他摇晃着回头,我看到他满脸泪痕,却仿佛不是在看我。在他眼中,数位君子正站在他面前,那正是他的归宿。“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吟诵之声渐起,他的目光再一次变得涣散,蹒跚着往江水里走去。  “屈大夫!”我大惊失色,欲上前拽住他的衣袖,却扑了个空,眼睁睁看着他的身体被江水吞噬,江面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他走了,走向一个没有谗言和奸臣的地方,他将和古往今来所有光明磊落的前贤在一起。水是永恒的,他的忠诚也是永恒的,唯有川流不息的江水才能告慰他炙热的

7、灵魂。4  ……  我放下笔,感慨万千。屈原背负得太多,他的痛苦和哀恨也太绵长。这样的苦,他自己无法言说,司马迁纵然下笔如神也难以洞察屈原的心,而我,纵然费尽胸中文墨也只说得万一。我只盼哪年端午,能从万千粽叶中寻找到一片细瘦的身影,面对滔滔江水叹息。  [作者通联:北京育英学校高二(1)班指导老师:王竹香]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