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的阅读

我曾经的阅读

ID:3140431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我曾经的阅读_第1页
我曾经的阅读_第2页
我曾经的阅读_第3页
我曾经的阅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曾经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曾经的阅读  我的学生时代,正处于一个荒唐的年代――学生不用读书,即使考试也流于形式;但没有课外读物,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上中学时,隔壁的图书室对我充满了诱惑,弥漫着神秘的色彩。  借书的窗口紧靠着我们的教室,只有脑袋般大小,又是厚厚的砖墙,因此我每次借书时尽管伸长着脖子,也只能看到某个书架的一角。  每班都有一两本手刻、油印的借书册,登记着编号、书名等,你要借哪本书就把它写上你的借书卡,每次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写几本,甚至十数本,借书的老教师可以为你从上到下找书。每次班干部会把班里的借书卡收集来提早送到图书室,轮到

2、你的班级借书时,你就排在窗口前,等到你时,你就喊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姓名,借书的老教师会递给你一本书,也许什么也没有,因为你填写的所有的书都已被别人借去了。说实话,那时还有多少书呢?  每次借书的老教师进出,总会随手关上门。在我的心中愈来愈强烈地冲腾着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有一日我能走进这图书室,让我自由地检阅那一排排支在架上的书。置身于那浓浓的书香氛围之中,这将是我无与伦比的享受与幸福。假设当时有一间金库(或者类似阿里巴巴打开的藏满金银首饰的山洞)和这间图书室供我选择其中之一进去观赏,我相信,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4但是

3、,这个与教室的门同样大小的门,对我来说,跨进去是那么地遥不可及。我心中明白,要想进入图书室,必须或者说唯一的途径就是与那借书的老教师套近乎,拉上关系。每次当那老教师出来时,我总是痴迷地望着他,可由于自己生性内向,不善言谈,更不善于打交道,因此,也只能是痴迷地望着他。  有一个下午是劳动课,我们班里接到了一个任务――为图书室修补图书,就是把破损的图书尤其是封面用那黄色的马粪纸进行粘贴,我们借到的书好多是这个样子的。――可要的是女同学,一群女同学像风一样飘进去了,我一闪念――我为什么不是个女的呢?  一个休息天我放假回家,在家

4、里杂乱的抽屉里翻到一本没有封面、没有目录、发黄、卷曲的小开本书。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我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但深深地被吸引住了。尽管有些读不懂,还需要看里面的注解,有些即使看了注解还是显得有些勉强,但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带给我满怀的失落和惆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顿让我心胸开阔,豪情万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让我感觉到苍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5、回”,雄壮气势扑面而来……  那是一个文化荒漠的年代,捧着这么一本书读,饥渴的心灵,真是如饮甘露。真是感叹,在那么少的文字里,让我感受到那么美好的享受,和达到某种意境。书中还有几页插图,更是把我带入时间的隧道,进入了遥远的年代。有些字竟然认不了。比如,“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中的“撷”尽管知道意同摘,不是摘,但还是读为“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题目“登鹳雀楼”读成是“登鹤雀楼”。  但这些都不妨碍我对这些诗歌的欣赏,我被这无与伦比的美所击中、击蔫了,变得恍恍惚惚起来。我会为朝霞而陶醉,

6、为落叶而伤神,为绿草雨露而感触,因为诗歌,世界在我面前变得不一样了。  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18岁那年我进入工厂上班,出版业也走进了春天,我开始有条件有能力购买书籍,也购进了一些解禁的古典文学作品,这时我才知道,我那本没有封面目录的书叫《唐诗一百首》。  作家王蒙说过,从广义上讲,18岁的年轻人都是诗人。文学爱好者,大凡都是从读诗写诗开始的。  我所在的工厂是一个化工企业,地处偏僻冷清的山坳,集体宿舍四壁光白,清风穿堂而过,却有半床的书籍伴我相眠,更多的是诗集,有歌德、拜伦、普希金、裴多菲……有郭沫若、艾青、戴望舒、舒

7、婷……有唐诗、宋词、元曲……  4曙色里,暮霭中,手执一卷诗集,或漫步田野小道,或静坐山涧溪边,或斜倚走廊栅栏上,而更多的是在静谧的灯光下,面壁而坐,沉湎于诗歌美妙的愉悦中。我为诗歌而忧伤,同时,我又因诗歌而欢乐。有了诗歌,我的生活寂寞又充实。饮食可以简略,错过了开饭时间,点燃一只不够墨水瓶大的酒精炉,以搪瓷碗当锅,生产出一碗清水米面,而吃得津津有味;穿着不去讲究,一件工装足矣,但是,我不能没有诗歌。我购书不倦,每抢购到一本诗集,那感觉不亚于收到情人的信物。我还订购了《诗刊》《星星》《诗歌报》等杂志,还有冰心的《繁星》《春

8、水》……把它们置于床头,时时翻阅,熟悉得有的章节我竟能脱口而出。那哲人的诗句,闪烁着熠熠的光彩,照亮了我的心房。同时,我立下了雄心壮志:我也要当诗人,我也要像那些大师一样留下永恒的诗行。我夜不成寐,绞尽脑汁,涂鸦不止,弄得形容枯槁,人比柴瘦。  接着我以文学为圆心,阅读扩展到历史、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