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材,大能耐

小身材,大能耐

ID:3140442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小身材,大能耐_第1页
小身材,大能耐_第2页
小身材,大能耐_第3页
小身材,大能耐_第4页
小身材,大能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身材,大能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身材,大能耐  2016年的诺贝尔奖重磅揭晓,三名科学家――弗雷泽?斯托达特、让-皮埃尔?索瓦日和伯纳德?费林加联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说到他们三人所做的研究,是一种细微至极却又功能多样的尖端科技――分子机器。也许大家对于这个名词略感陌生,但它却代表着科技小型化的潮流,而且势必将引发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  分子造机器的灵感来源  机器的发明,可谓是人类历史上改变生产力的重要一步。各式各样的机器,可以协助我们完成无数任务。几千年来,机器也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表现在机器不仅需要实现某项功能,还要求尺寸

2、小,就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产品,在“瘦身”的路上已行走多年,且仍在继续。而如今分子机器横空出世,或将是制造业史上一场新的技术风暴。  那么,什么是分子机器?所谓分子机器,是指由不同数量的分子所构成,并能在适当的外部作用下,执行不同动作的一种微小机器。它的概念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赫赫有名的理查德?费曼提出的。早在1959年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费曼就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预言:“未来,我们或许能用分子制造出含有多个活动部件的机器,这种机器小到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我预言在2

3、5年到30年内,这种分子机器会获得实际运用,但最初会运用在什么机器上,我还无法确定。”5他所提出利用微型分子制造齿轮装置的创造性概念,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分子机器的灵感来源。  你知道吗?  理查德?费曼从24岁就开始了对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直到他后来发现了量子电动力学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以理查德?费曼的名字命名的,这也让理查德?费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实,理查德?费曼因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的人,虽然他曾经提出过纳米技术,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纳米概念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还是量子电动力学这门

4、学科。  分子机器的最大特点――小  分子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它们到底能有多小呢?答案是小于纳米级,换句话说,尺寸还不到一纳米。如果这个答案还不够形象的话,那么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粗细,大概就是它的真实大小了。  由于尺寸很小,因此分子机器所需要的能耗也非常低,仅仅凭借热能和化学能就能轻松地驱动它们。而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蛋白质等有机分子,因此分子机器还可以灵活自如地进行组装。组装的过程也可以由这些分子自己完成,还可以做到准确而高效。  分子机器的诞生  说到分子机器的发明史,的确和诺贝尔奖的三名获奖者息息

5、相关,他们相继为它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第一步:组装5  制造分子机器的第一步,是由法国人索瓦日在1983年迈出的,他成功地将两个环状分子连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链状的“交环烷”分子。我们知道,分子中的原子通常会以共享电子的方式,形成分子作用强大的共价键。然而“交环烷”中的原子,却能与分子作用比较微弱、但却相对自由的机械键连结。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分子零件能够像一部真正的机器那样运作,各个零件都可以自如地进行相对运动。再打另外一个比方,这种“交环烷”就像人类的关节一样,可以让肢体灵活地运动。  第二步:转起来

6、  美国西北大学的斯托达特教授接手了分子机器发明的第二棒。他在1991年研发出了一种叫做“轮烷”的东西。名如其物,它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交环烷”分子,缠绕到另一个哑铃状的线形分子轴上,从而让它可以绕着轴运转。分子轮轴所引发的进步,就好比人类文明创造出了轮子一样: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实现各种轮轴形式的运动。  利用分子轮轴,斯托达特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让整体爬升0.7纳米的“分子电梯”,一种充满力量,可以折弯黄金薄片的“分子肌肉”,以及一种利用蛋白质分子搭建而成,可以储存20KB数据的电脑芯片。这些脑洞大开的创造,证明了

7、分子机器领域有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第三步:动起来  “分子马达”的发明,为分子机器的成功问世添上了最后一块砖。它的创造者,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费林加教授。1999年,费林加设计出了一种看起来很像电风扇叶片的“分子转子叶片”5。通常情况下,分子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其逆时针或是顺时针旋转的概率大致相等。但费林加琢磨出了一种精巧的设计,使叶片可以在紫外线脉冲的照射下,持续地向一个特定方向旋转,形成一部稳定可靠的“分子马达”。  利用“分子马达”,费林加在后续的实验中成功地令一个28微米长,尺寸是马达本身一万倍的玻璃气

8、缸旋转起来。那一刻,他完全可以自豪地说:“给我一台分子马达,我可以让世界转动。”接下来,他又利用一台优化后每秒可达1200万转的“分子马达”,开发出了一部“纳米汽车”,彻底奠定了分子机器的诞生。  小身材大用途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出来的分子机器,别看它们尺寸小,这些小家伙可以像身边的大机器一样工作,甚至实现大机器无法完成的功能。譬如说,凭借它们的小身材,可以来去自由地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