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

ID:31406396

大小:1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_第1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_第2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_第3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_第4页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第3讲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知识点梳理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

2、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

3、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4、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

4、: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配合各任课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中培养苦学精神,发扬拼搏精神,形成以勤学为荣的班风;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以及具有储能特色的“当月之星”的评选活动,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

5、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 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6、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二、题型、技巧归纳1、 (2016呼和浩特)关于

6、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2、(2016徐州)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      ,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      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3、(2016雅安,第13)飞机起飞时, 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飞机是_________的, 飞机产生的巨大轰鸣声是通过_________向四周传播成为影响机场周围居民生活的噪声。  规律总结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物

7、体发生振动且声波频率范围在20 Hz~ 20000  Hz之间; 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响度要足够大,声源距人耳不能太远;3.有良好的听觉器官考点二声音的特性一、知识点梳理1、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比如“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 (2)影响因素: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即1Hz=1次/秒)(3)、超声波和次声波 ①、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