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

ID:31409911

大小:74.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_第1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_第2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_第3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_第4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及前景讨论摘要:文章主要就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发展的成就、出现的问题以及近期涌现的设计思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找寻适合于现代校园发展的设计思路。关键字:新世纪校园景观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高校的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全国范围内建起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环境良好、设备齐全的现代化高校校园。1新时期校园规划的特点和设计思想建国后初期,我国高校的整体规划学习苏联模式,采取规整的构图,强调轴线、对称的布局,即传统规划模式。进入新世纪以来,受

2、现代教育观念以及新建筑理论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全国高校纷纷改制、建设新校区,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是改制重建的新校园,在统一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规划模式,即现代化的校园布局。它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模式的规整,平面构图讲求艺术性和形式感,用自由的几何形式取代横平竖直的矩形;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校园的发展要求。这一时期中国的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等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在此期间出现了众多设计思想和理念:国外的、传统的、现代的、历史的、未来主义的、生态的等众多文化都涌在了一起,他们都包裹成

3、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潮,对校园传统文化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设计师认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校园建设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新建的现代化教学主楼,它和传统的交大校园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这反映出校园建设在思想上的混乱。所以,现代高校在是否要保持传统规划模式、景观风格及建筑特色,是否要一味的追求现代化、形式美、未来感等,是一个特别值得讨论的问题。2高校校园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校建设、改制措手不及,在校建设方面显得很不成熟,城市建设和校规划设计一味地求大、求新,忽略了质朴和文化性等特征。高校的“爆发式”发展使得校园的规划

4、设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1)盲目追求速度。“井喷式”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一系列的扩招、改制使得高校校园建设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追求速度和效率成为高校建设的一大特点。(1)规模大,资源浪费。新校区的选址一般在城市边缘地带,占地面积较大,在校的规划设计中盲目追求大空间、大广场,使得这样大尺度的空间失去了一种与人的亲切感。大面积的空间未实现其应有的价值,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1)设计理念大而空,缺少文化内涵。规划和设计所遵循的框架和原则的模式化、同质化使得高校校景观建设的风格和类型千篇一律,许多新校区在规划建设中盲目地追求效

5、率而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建设,这些也进一步使得现今大学校园建设严重缺乏个性和特色。(1)空间环境人性化欠缺。空间、道路等的设计不符合人的行为规律,比如有些景观或者建筑的内部会产生一些死角、草坪因为道路设计的不合理被践踏等等。(2)场所形式化,不实用。很多校园规划在设计广场、园林、水景等景观时不注重实用性,比如广场设计不符合科学布局,抑或是人性化不足,绿植和休闲设施设计不合理,导致无人问津。(6)个性不足,千篇一律。现代校设计大都追求构图上的形式感,建筑的现代感和未来感,导致学校的建筑和环境毫无个性而言。3高校校园规划前景讨论校园规划设计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是介于城

6、市规划设计和单体设计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在规划和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新时期校的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产生了多种规划设计观念,但无论在哪个时代,它的发展都离不开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应当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讲求以人的行为规律和审美标准为出发点,设计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去营造优美、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2)可持续性发展。校园建设应是绿色的、环保的,这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其发展本身亦是一个循序渐进、永不停息的过程,我们的设计应给与其足够的再发展空间,让其始终保持一个持续发展的态势。(3)讲求文化性。文化性是高校校场所精

7、神的体现,它是学校师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本所在,是深层次的精神内容。学校所体现的文化应包括民族性的、地域性的甚至是和世界同步的文化,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文化精神丰富的校园环境才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4)注重实效、实用性。校园建筑所应提倡的是在简单质朴中体现博大。它不是浮夸式的、功利性的,而是实实在在为学生所用,毫不夸张、浪费。(5)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交通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交通布局更有利于各个学系的发展和相互交流,保持校园生活的秩序性、和谐性。(4)保护生态环境。校园的扩建和新建都应考虑环境的保护。在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