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

ID:3141406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_第1页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_第2页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_第3页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词比较归纳教学法例谈  【摘要】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以其凝练的语言、跳跃的节奏以及新颖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阅读诗歌既能陶冶性情,又能提高鉴赏能力,所以诗歌鉴赏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生活阅历不深,因此学起来较难,老师教起来也不容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比较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比较;归纳;教学;古诗词  一、关于诗歌意象的比较归纳  意象是寄托诗人的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理解比较困难

2、。如果用比较法学习,就会形成可比可感的具体印象。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残月而不写别的。实际上从古到今,有许多以“月亮”为物象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列举一些进行比较。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4月亮是有圆缺的,正如人有离合。因此,在我国古诗词作品中人们往往寄托于月亮

3、这一物象之上的意就是思人、思乡。这样由表及里,逐层剖析,诗意就不难理解了。  “水”,在古诗词中频频出现,为了理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水”的特点,我们可以比较以下几首诗中“水”的特点,找出结论。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娥眉看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中的“水”,汪洋恣肆,气势磅

4、礴。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不息的磅礴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在这里,长江不仅仅是一个水的名称,而是滔滔历史长河的代名词。苏轼将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在一起,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历史气氛中,抒发了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要激发学生的更大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诗歌的鉴赏水平,还必须进行大量的拓展练习。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随处可遇到“头发”这一形象,那么在诗人笔下究竟有多少“头发”?又究竟是什么样的“头发”4?带着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唐诗,然后归纳总结。结果同学们发现四大问题:一是唐诗中头发颜色绝大多数是白、苍、斑

5、、素等,二是唐诗中头发状态大多是衰、凋、残、焦、丝、华等,三是诗人们习惯用雪、秋霜、蓬、鹤、云等来比喻头发,四是诗人一般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等忧愁悲伤的人生感慨。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去读诗,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一时高涨。  二、关于诗歌形象塑造法的比较归纳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诗中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和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为了使诗歌的形象鲜明突出,诗人往往调用各种手法去塑造形象。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之月,其作用分别是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烘托了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作用,我们可以联系初中所学

6、的《陌上桑》进行对比,《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就是为了侧面烘托秦罗敷的惊人美貌。  诗人除了用正面的衬托手法外,还用反衬的手法塑造形象。如王维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闹衬静的手法;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本是借咏秋日之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但诗人却先写春日的情景,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  三、关于诗歌思想内容的比较归纳  一般来说,古代诗人经常抒发的思想感情有建功报国、忧国伤时、长亭送别和生活杂感等。4  在学习李白的《梦

7、游天姥吟留别》时,为了明确本诗的特殊用意,我要求学生搜集李白的其他留别诗,然后进行分类比较。结果同学们找出十六首李白的留别诗,并将这些诗归类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达深厚的朋友之情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金陵酒肆留别》《送杨山人归嵩山》;二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渡荆门送别》《赠钱征君少阳》;三是抒发政治抱负,如《南陵别儿童入京》《灞陵行送别》《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通过这一比较,学生发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于一般的留别诗,此诗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