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ID:3141478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数学语言是指对数学概念、算式、公式、运算定律、法则和推导过程及解题思路等的表述,它具有准确、抽象、简练和符号化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观察、想象、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一、在概念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概念是简洁、抽象、理性的,学生能识记、背诵概念并不说明真正理解掌握了概念,更

2、不能说明能灵活运用概念。因为小学生缺乏丰富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理解概念时,往往不注意概念词语的严密性,不注意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所以,概念教学中要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例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对加法概念形成初步理解,可以举出许多实物图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告诉学生这些实物图都表示把两个部分的数合并起来,尽量引导学生说:“把两个数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4通过这样的回答,就能反映学生对加法概念的初步理解。对于近似概念,要让学生说出联系与区别或者异同。例如,在教学质数、质因数和互质数概念时让学生明辨:

3、质数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因数的数;质因数是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简称质因数,必须依存于合数;互质数是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不能单独说某一个数是互质数。并且还要让学生明确:如果两个数都是质数,则它们一定是互质数,但两个数是互质数,这两个数不一定是质数,而可能是一对合数,如4和9,12和25等,也可能是一个合数和一个质数,如4和7,9和13等。  二、在计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要加强算理教学,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推介自己的不同算法及理由。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让学生说

4、出错误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整十数口算加减法”时,引导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说算理,如:20+30=?时,想:20是2个十,30是3个十,2个十加3个十得5个十,是50,所以20+30=50;70-40=?想:70是7个十,40是4个十,7个十减4个十得3个十,是30,所以70-40=30。然后练习60+30,80-50…,完成后问:谁能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一说呢?还有不同想法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长期进行“说算理”训练,不但完全掌握了计算方法

5、,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解决问题是教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有根据地分析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训练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解题思路,再写出数量关系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4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学校科技组有男同学12人,女同学4人。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4倍,美术组有多少人?”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并回答如下问题:(1)能直接算出

6、美术组有多少人吗?(2)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4倍,科技组的总人数知道吗?该怎样计算?学生分析思考后,很快说出:不能直接计算出美术组有多少人,必须先算出科技组一共有多少人:12+4=16(人),再算美术人数:16×4=64(人)。然后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12+4)×4=64(人)。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要长期坚持让学生层次清楚地分析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在几何图形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几何图形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几

7、何图形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说出图形的特征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全程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讨论的基础上完整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用规范数学语言表述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紧扣“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它们的体积这一本质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产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总结这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用语言加以描述,逐步达到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本质内涵的领悟和理解。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8、,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多方位地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能使学生思维过程更加精确、深刻,强化认知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