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ID:31415532

大小:55.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1页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2页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3页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4页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温室环境非常适合牡丹生长,同样,非常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温室牡丹病害的发生主要是高温高湿导致的,所以控制病害的发生,首先应控制温室湿度,然后优化栽培措施,而不是化学防治。温室牡丹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牡丹灰霉病1、症状首先发牛水浸状软腐,后期表面密牛灰褐色霉状物,霉层高出叶、花蕾及茎表面,稍震动就似烟状飞散,此是病菌分生抱子。2、病原:病原菌为牡丹葡萄抱,为灰葡萄砲的一个菌系。3、发病规律:病菌对温度适应能力强,从0°C~40°C均可生存。温室内过于潮湿,通风不良,植株表面冷凝水时间长,或者

2、盆土排水不良,含水量过多和温室内光照不足、栽植密度过大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晚上低温高湿,叶面结水滴,也易发生灰霉病。4综合防治(1)生态防治加强通风,控制种植密度,合理浇水,降低湿度。浇水易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耍通风排湿,阴天也耍通风换气。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不要过量,防止植株表面结露:适当提高夜温,缩短叶片表面结露时间;及时清除染病组织。(2)药剂防治:用百菌清烟熏剂于牡丹进温室前烟熏:定期喷施杀菌剂,喷雾药液后及时通风。可选用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甲基

3、托布津800倍液。二、牡丹疫病1症状:牡丹植株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后病部扩大缢缩腐烂,木质部也随之变褐,病斑边缘为水渍状,病部向上下扩展。潮湿时病部长岀稀疏的口霉状物,病斑处易折断,曲折下垂倒伏。染病叶片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斑,迅速扩大变成褐色不规则形,后期数个病斑合并成大斑,病叶发黑,潮湿时全叶腐烂,叶柄成条状褐斑腐烂。2病原病原菌属于真菌门疫霉科疫霉属。3发病规律疫病的发生需要高湿,在室温下,湿度越高发病越重:温室内密闭不通风,湿度过高,发病严重,室内常滴水处发病早且重;盆土含水量较高时,也极易发生。4综合防治(1)

4、生态防治:加强通风管理,控制种植密度,通过变温管理,控制病菌的发育和侵染:避免盆土盐分过多积累,保持盆土湿度适当;随时清理病残体,及时摘除病花,严重时整株拔除。(1)药剂防治:生长期间疫菌可重复浸染,应及时在发病初期喷药保护。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三、牡丹软腐病1症状:首先侵染叶柄,最初出现小的水渍状病斑,很快向四周及深处扩展,表现皱缩和水泡状,后呈暗褐色,最后叶柄彻底软腐,后萎蔦下垂。2病原病原菌为胡萝卜欧氏杆菌。3发病规律温室内高温多湿极易发病,多湿是发病主要因素。盆土潮湿、积水、有机质

5、丰富时发病较重。4综合防治:防止温度过高,加强通风透光,控制种植密度,降低湿度i同时避免淋水或高压力浇水: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多;发病初期立即用400ppm链霉素液喷洒。四、牡丹的生理性病害1症状:牡丹叶片初期变薄,颜色稍浅,然后向上反卷,最后成筒状,越浇水反卷越严重。2发病规律牡丹生长后期叶片、花茎生长较快,密度较大处,湿度较大,叶片反卷者较多,待售期间不浇水,售出后反卷叶片越来越严重。3发病原因(1)过高空气湿度,使生长细胞间液流压力增高从而导致叶片畸形。(2)严重缺水时浇水,乳汁就会从茎或叶的牛长点处溢出来,当乳汁变干

6、了时,干的乳汁会妨碍这部分叶片扩展,这部分叶片就会扭曲、变形。4防治方法(1)避免植株太密,彼此之间要有空间,让空气沛通。(2)避免空气湿度过高,尤英是夜晚空气湿度。五、小结温室环境利于牡丹病害的发生,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及整体的防治计划是非常重要的,预防胜于治疗。1控制种植密度:有助于温室空气流通,从而预防病害发生、流行,同时,植株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和营养,生长得更健壮,增强抗性。2盆土:盆土配比要合理,不能积水,也不能渗水太快;浇水太勤,盆土过湿;浇水不勤,因牡丹根较多缠绕于盆中,当盆土还湿时,根已干,造成植株缺水,易导

7、致牡丹生理失调,造成牡丹叶畸形、反卷。3浇水:飞溅的水是多数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不适当地向植株顶头浇水,由于表面浇湿以及植株间病原体的反溅可增加发病率和严重度。重浇水、频繁地浇水还使温室的湿度增加,更有利于病害的发展。适宜的灌溉方式应该是将水灌到土面,这样可以使大部分植株的地上部保持干燥,有助于控制叶和花的病害。4通风:相对湿度高有利于灰霉病菌等真菌产生砲子及侵入寄主,也妨碍植株过湿部位干燥,而潮湿部位有利于病原体的侵染。通风良好的温室,植株表面干燥,不利于病原物侵入植株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