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

ID:31420285

大小:10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1-09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_第1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_第2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_第3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_第4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施工纲要2013.3.20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一、总则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二、术语1、大直径桩——直径D≥2.5m的钻孔灌注桩。2、超长桩——桩长L≥90m的钻孔灌注桩。3、高强度砼——强度等级≥C60的砼。4、高性能砼——采用砼的常规材料、常规工艺,在常温下,以低水胶比、大掺量优质掺合料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良好的施工工作性能且硬化后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稳定性及较高强度的砼。5

2、、大体积砼——现场浇筑的最小边尺寸≥1m,且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内表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砼。6、结构物的表面系数——(结构物冷却面积m2)/(结构体积m3)。7、悬臂浇筑法——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浇筑砼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常采用挂篮等特殊工艺设备。8、预拱度——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挠度),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留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三、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3.1施工准备1、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

3、、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2、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应在工程开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3、开工前应完成现场的“四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及平整场地。3.2施工测量1、施工过程中,应对桥梁工程控制网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2、平面控制测量等级:a.多跨桥梁总长1000m≤L<2000m,或单跨跨径150m≤Lk<300m,或高架桥;测量等级属四等。b.多跨桥梁总长L

4、<1000m,或单跨跨径Lk<150m;测量等级属一级。3、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50mm,四等控制网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1/35000(一级控制网相对中误差≤1/20000)。4、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距离≥500m,一级控制网在平原、微丘区相邻点距离≥200m(重丘、山岭区≥100m)。控制网中最大距离≤平均边长的2倍。5、高程控制测量等级:a.多跨桥梁总长1000m≤L<3000m,或单跨跨径150m≤Lk<500m;测量等级属三等。b.多跨桥梁总长L<100

5、0m,或单跨跨径Lk<150m,或高架桥;测量等级属四等。6、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偶然中误差<±5mm,全中误差<±10mm,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4km。7、大桥和特大桥的每端应至少设置2个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控制点。8、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时,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四、钢筋4.1一般规定1、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批号、规格等分批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钢筋每批质量不宜大于60吨。2、钢筋在工地

6、存放时,按规格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存放地应有防、排水措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顶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钢筋产生锈蚀。对预留钢筋外露部分,当外露时间较长时,宜采取包裹、涂刷防锈材料或其他有效方式,进行临时性防护。4、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人员的书面认可。5、预制构件的吊环,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计算拉应力不大于50Mpa。学习参考资料分享WORD格式整理4.2钢筋的

7、加工1、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应降级使用或禁用。2、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冷拉率≤2%,HRB335、HRB400级钢筋冷拉率≤1%。3、钢筋弯制末端弯钩时:a.当弯曲角度180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3d。b.当弯曲角度135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5d。c当弯曲角度90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10d。4、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一般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弯

8、钩弯曲角度宜为135度。4.3钢筋的连接1、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2、仅当钢筋构造复杂施工困难,且钢筋直径≤28mm时方可采用绑扎接头。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3、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35d且不小于500mm)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