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

ID:314262

大小:1.9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7-07-22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_第1页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_第2页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_第3页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_第4页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迪轿车的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前言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款汽车的制动性能决定着这款车的操控以及驾驶安全。汽车的制动性主要通过三方面因素来评价,包括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制动效能是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度制动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因此保证汽车拥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制动器起作用时间越短、制动力越大、起始制动车速越低,制动距离越短。同时为了减少制动器热衰退性对制动效能的影响,制动器

2、结构也是影响制动效能的因素之一。制动系统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制动方式包括鼓式、盘式、前盘后鼓。制动器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以下优点: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便。对于

3、钳盘式制动器而言,因为制动盘外露,还有散热良好的优点。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是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时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被称为制动盘。其固定元件则有着多种结构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2~4个。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这种由制动盘和制动钳组成的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

4、与摩擦片接触,这种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过去只用作中央制动器,但目前则愈来愈多地被各级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全盘式制动器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采用为车轮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41定钳盘式制动器。跨置在制动盘上的制动钳体固定安装在车桥上,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其内的两个活塞分别位于制动盘的两侧。制动时,制动油液由制动总泵(制动主缸)经进油口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中,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这种制动器存在着以下缺点:油缸较

5、多,使制动钳结构复杂;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难以安装在现代化轿车的轮辋内;热负荷大时,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若要兼用于驻车制动,则必须加装一个机械促动的驻车制动钳。浮钳盘式制动器,制动钳体通过导向销与车桥相连,可以相对于制动盘轴向移动。制动钳体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制动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制动油缸,推动活塞及其上的摩擦块向右移动,并压到制动盘上,并使得油缸连同制动钳体整体沿销钉向左移动,直

6、到制动盘右侧的摩擦块也压到制动盘上夹住制动盘并使其制动。与定钳盘式制动器相反,浮钳盘式制动器轴向和径向尺寸较小,而且制动液受热汽化的机会较少。此外,浮钳盘式制动器在兼充行车和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只须在行车制动钳油缸附近加装一些用以推动油缸活塞的驻车制动机械传动零件即可。故自70年代以来,浮钳盘式制动器逐渐取代了定钳盘式制动器。综合考虑奥迪轿车的性能与要求,对于奥迪制动系统选用液压真空伺服前后浮动盘式制动系统。412奥迪轿车参数及其制动器选择2.1奥迪轿车制动系的主要参数奥迪汽车参数:(1.8手动标准型)轴距:2650前后轮

7、距:1540/1530空载质量=1420kg满载质量=1970kg质心高度=520满载=510质心距前轴=1233质心距后轴=1417轮胎规格:有效半径:=0.257m制动力分配系数=0.85同步附着系数=0.82.2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汽车制动时,如果忽略路面对车轮的滚动阻力矩和汽车回转质量的惯性力矩,则任一角速度ω>0的车轮,其力矩平衡方程为:(2-1)式中——制动器对车轮作用的制动力矩,即制动器的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N·m;——地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制动力,即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有称为地面制动力,其

8、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N;——车轮的有效半径,m。41令[2](2-2)并称之为制动器制动力,它是在轮胎周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因此又称为制动器周缘力。与地面制动力的方向相反,当车轮角速度ω>0时,大小亦相等,且仅由制动器结构参数所决定。即取决于制动器的结构形式、尺寸、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及车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