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ID:3143033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_第1页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_第2页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_第3页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摘要:棚膜经济是改造自然的一项具体措施,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白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因此,着力发展棚膜经济,不仅大有潜力、势在必行,而且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关键词:白城市;棚膜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S632.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

2、4025/j.cnki.jlny.2016.02.001  1发展棚膜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延长农业生产时限。通过温室、大棚、拱棚、地膜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避寒冷、干旱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以增积温、增光照、增湿度为主要目标,创造出适合生产的、可控的、新的农业生态小气候,从而延长农业生产时限,拓展产品开发空间,并能够有效利用冬季自然光能,生产优质反季节蔬菜。  二是有利于提高经营水平。在生产经营上,棚膜经济走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配套发展种苗繁育、技术示范、技

3、术服务、产品加工、市场开发等专业化服务项目。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龙头企业+经纪人带基地带农户”、“4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基地带农户”等多种棚膜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  三是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棚膜园区,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选择洁净无污染的生产环境,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再通过产中、产后对化学物质的严格控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无公害操作,从根源上解决农药、化肥、激素、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对蔬菜的污染,改善蔬菜产品质量,保证蔬菜产品安全,完成从农田到餐桌一系列的

4、无公害产品的质量监控。  四是有利于统一品牌销售。培育品牌打市场,依托棚膜经济的特色产品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扎实稳步推进棚膜经济产业的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棚膜蔬菜瓜果产品科技含量,依靠特色和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以营销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棚膜经济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2发展棚膜经济的关键环节  一是与土地制度改革相结合。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施集约化高效经营,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办法,借鉴其他县区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成功经验,鼓励

5、支持土地向农业企业、生产大户、种植能手、专业组织流转,为棚膜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土地集约经营后,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转化升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地发挥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4  二是与膜下滴灌相结合。膜下滴灌是将覆膜种植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温室大棚膜下滴灌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节水高产技术,它集水利、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于一体,提供适宜蔬菜生长的水、肥、气、光、热等生态环境,实现温室大棚优质高产高效。  三是与农村金融改革相结合。加大

6、与金融机构合作对接力度,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放款进度和回收期限。研究制定温室大棚使用权等农村物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发展农业企业直接债务融资,为加快发展棚膜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将温室大棚以及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稳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覆盖面。  四是与光伏扶贫相结合。结合光伏扶贫项目,依托保利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大型光伏企业,探索光伏大棚建设,发展有机特色蔬菜、食用菌、中草药、观赏苗木等设施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发展棚膜经济结合光伏产业项目,利用光伏建大棚,建成后返租

7、给农户,分期收回一定成本,发展一个棚膜园区,脱贫一批农民,实现双赢目标。  五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电子商务结合棚膜经济,真正实现实时的市场对接,增加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效应,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风险;可以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进而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六是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棚膜园区是载体,可以与合作社开展联合合作,有助于经营主体培育,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以“合作社+棚膜园区+种植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和壮大棚膜经济,广大种植

8、户以合作社为有效依托,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致力发展棚膜经济。4  七是与盐碱地土壤改良相结合。白城市是吉林省风沙地和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地区,现有盐碱地面积160多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近几年,白城市通过引嫩入白、河湖连通、开展保护性耕作、开发水田等措施,改善盐碱地贫瘠的现状。  八是与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相结合。盐碱地上建种养结合的棚室,将日光棚室内养殖用的基质经过不断发酵,就成为最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把这些肥变成蔬菜的基质,其余的可以平铺在附近的盐碱地上,一栋种养结合日光温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