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

ID:31434008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_第1页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_第2页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_第3页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_第4页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彝良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对策  [摘要]白粉病是彝良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常造成减产均达20%~30%以上,对彝良县小麦生产的影响比较大。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彝良县小麦白粉病具有发生早、上升快,并分别在拔节初期、孕穗末期和灌浆后期形成三个高峰期的特点,据此,提出抓住分蘖末期、孕穗中期及灌浆初期这三个关键环节,全生育用药2~3次的经济控制对策,以期为安全、有效的防控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发生规律绿色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

2、10-0151-01  小麦是彝良县重要的小春作物之一,常年种植8万亩左右,其播种面积约占粮作面积的12%,统计平均单产90kg,折合总产7200吨,约占粮食总产的5%,在稳定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小麦白粉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其中在山东沿海、云贵川、东北、华北及西北等麦区,常年呈偏重发生趋势。彝良县常年发生5万余亩次,约占种植面积的60%,年损失产量1200余吨,约占小麦总产的16%,约占粮食总产的2%。搞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对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害症状6  该病菌可侵害小麦的任何地上

3、部位,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严重时颖壳和麦芒也受侵害。初期,先在叶面上产生褪绿的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同时在上面产生白色的粉状物-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一般叶正面多于叶背面,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重。后期,霉层增厚变成灰白色或灰褐色,最后在霉层中产生黑色的小粒点-闭囊壳。  2病原生物  2.1分类地位  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  2.2病原生理  小麦白粉病病菌对温、湿度的是因适应范围很广,在RH为0~100%之间,t为0~18℃之间,分生孢子均能萌发,

4、菌丝体在1~40度的范围内均能发育。但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是t为15~20℃,RH为70%~90%,低于10℃或高于25℃时发病明显缓慢。即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流行。  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营养。前期,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目视为粉状。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的闭囊壳,闭囊壳球形,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4~8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子囊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

5、子。  2.3生理分化  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与寄主相互作用,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3发生规律6  3.1越冬越夏  冬麦区越夏菌源主要来自当地自生麦苗。冬小麦收获后,起初,病菌以分生孢子和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随后,由于降雨的增多,子囊孢子大部分死亡,而分生孢子却传至当地自生麦苗上引起发病,待秋苗出土后又转至秋苗上为害。  3.2传播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或外力扩散传播。  3.3侵染循环  在温、湿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

6、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又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4发生特点  4.1上升曲线6  彝良冬小麦的主要播种季节是霜降前后,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从11月底12月初,多数小麦只有3~5叶的时候就开始了,此后病情逐步上升为害,至翌年2月下旬于小麦的分孽末拔节初期形成第一个峰期,随着拔节期新叶的长出,病情有所回落,进入孕穗期后,病情有回升,在孕穗后期形成第二个高峰期。在抽穗扬花期病情相对

7、较稳定,但,进入灌浆期后,病情又进一步回升,在乳熟形成第三个高峰期。若雨水来得早,4月中上旬雨水偏多年份,则第三个峰期将滞后或不明显。一般至4月底5月初,河谷区大部分小麦处于刚进腊熟期、二半山区大部分小麦仍处于灌浆期的时候病入膏肓,但此时,河谷区及二半山区大部分小麦已呈枯黄。  4.2发生条件  一般,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此外,一是施氮过多,茎叶茂密、相互遮阴、光照差的发生偏重;二是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

8、发病;三是密度大的发病也重。  5防控对策  5.1积极引试,推广抗病早熟良种  近二十年来,彝良生产上曾经使用过的品种有:白麦子、罗茨麦、须须麦、啊波麦、雅安早、南大2419、欧柔、宜麦2号、宜麦5号、大白麦、陕西54、绵阳19、21、24、26、川麦107、25、云麦24等二十余个品种。其中曾广泛使用的有:啊波麦、绵阳19、白麦子、雅安早、绵阳26、大白麦和罗茨麦等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