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ID:3143512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_第1页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_第2页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_第3页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_第4页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蚕业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摘要】众所周知,蚕桑产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能主导市场的少数优势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产业。要稳定和发展蚕桑产业,笔者认为,要创新发展蚕桑产业,即以蚕桑生产为主,发展生态桑园和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经济收入,降低蚕茧在桑园收入中的比重,在蚕茧价格大幅波动时才能使蚕农获得稳定收入。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和生产资料(养蚕设施)的利用率,又能充分利用劳动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可稳定和保持蚕桑产业和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蚕业;生产模式;发展  0.引言5  蚕桑产业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

2、业,近年来虽众多新型农业产业掘起,但栽桑养蚕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蚕业劳动力匮乏,养蚕量下降,弃桑不管或有桑不养蚕的现象突出,以及农民迁入新社区后,无房进行家蚕养殖等问题愈加突出,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的问题已刻不容缓。除了在生产中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户营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无房养蚕

3、等问题。现就结合我市的蚕业试点及部分基本养蚕户的生产实践,特对蚕桑生产基本养蚕户适度规模生产与经营及提高蚕业生产劳动率进行初探,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1.现阶段蚕桑生产模式与技术的探索  1.1探索家蚕新的饲养技术  几千年养蚕技术,特别是大蚕饲养因需要房屋面积较多及劳动率低等,致使蚕桑生产不能开展规模经营,直接阻碍着蚕业规模经营的开展,从而制约了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亟待需要对养蚕技术的创新,重点解决大蚕饲养的用房和劳动力问题,以利实施适度规模经营

4、。我市在2009年春开始展开了此项工作的研究,对家蚕饲养技术,实施了全龄2回育,即舒适化饲养技术,通过3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因此技术大蚕期,劳动率可提高4倍,房屋利用率提高28.6%(每人负种8张左右,张种饲养面积25m2),现已被蚕业大户及“上班族”所接受,正在我市逐步推广。  1.2探索适度规模经营模式5  蚕业规模经营与一般的农业规模经营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一般农业规模经营如粮田规模经营是一种单纯的种植业规模经营,规模养鸡是一种单纯的养殖业规模经营;而蚕业生产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既是露天生产又是室内生产。其次,蚕业生产劳动时间集中,季节性强,加上养蚕操作难以大

5、面积实行机械化作业,因此其生产规模受到桑园面积、劳力、蚕室等要素的制约。在这些制约要素中,桑园面积是最主要的。设定适度规模,主要是按养蚕所需房屋、养蚕的劳动力和所需经营成本等来确定。如按原传统饲养方法,房屋面积张种需40m2,劳力人均负种2张等设定,以目前现状蚕业生产是无法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此规模应按家蚕全龄一日二回育新技术来设定,则房屋面积张种需25m2,劳力人均负种8张。因新农村建设,大蚕不能在室内饲养,故需搭建简易大棚1000m2,请少量临时帮工或亲戚帮助的条件下,才能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如面积过大,临时帮工难请,搭建大棚成本过大等,难以大规模经营。故蚕桑生产基

6、本养蚕户经营1.33hm2左右桑园面积为宜,此规模夫妻俩人经营一年,按现行茧价,可挣利7万元左右,有利稳定蚕桑产业。  1.3探索高产桑园管理技术  依据蚕业生产现状,要提高蚕业经济效益,除了创新家蚕饲养技术和蚕业经营方式外,还应在桑园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应重点在桑树剪伐及摘芯技术上创新,一是桑树剪伐,春蚕期夏伐,可采取采叶留枝技术,春蚕结束后让越冬技条留着,让其顶端发芽生长,待夏蚕期使用,夏叶产量高可多养夏蚕,夏蚕结束后剪伐枝条。此技术夏蚕饲养量提高,在早秋不饲养的前提下,能提高亩桑负种量0.5张,且秋期桑叶质量好,但667m2桑园施肥量有所提高。二是桑树

7、摘芯,在夏蚕结束后,新稍长到70cm以上时进行摘芯,使其重新发芽生长,中秋蚕利用下部叶片,晚秋蚕利用上部新梢叶,应用大蚕舒适化饲养技术,将枝条上部新梢全部剪去进行养蚕,既减轻劳动力又提高桑叶产质量。以上2项桑园管理技术,我市蚕农已在逐步应用。  1.4探索实施桑园综合利用5  目前我市四分之一的桑园年饲养只有2期蚕,桑地利用率低、产出率低,为了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应积极开展桑园的综合利用,开展桑园套养鸡、鸭、野兔等和冬季套种蔬菜等作物,提高亩桑产出率。除此之外,可采取一期分批多次饲养的方法,来增加年饲养量,同时也解决了劳力和房屋的问题,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