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ID:3143581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_第1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_第2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_第3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_第4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作为世界第一大作物的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饲料、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全球需求量在持续增长,玉米消费的迅速增长对玉米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一件大事,本文重点论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玉米叶片长宽,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  如何选种是关系到农民产

2、量增收的关键问题。在品种的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种植习惯等实际情况来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因此在选择玉米良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根据热量资源条件选种。2、根据当地生产管理条件选种。3、根据前茬种植选种。4、根据病害选种。5、根据种子外观选种。6、根据当地降水和积温选种。  二、种子处理5  晒种:经过阳光晒过的玉米种子,播种后吸水快,发芽早,出苗整齐,出苗率高,幼苗粗壮。浸种和拌种:清水浸种主要是供给水分,促进发芽。化学药剂浸种主要有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但浸种的浓度太高或浸种时间太长,种子容易中毒

3、受害,降低发芽率。用农药拌种可防治病虫危害。  三、选择整地  播前整地的实质就是为玉米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列,从而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矛盾,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肥地及贫瘠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垄播种。  四、适时播种  玉米喜温喜光。玉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7℃,但发

4、芽速度极为缓慢,易受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侵害而腐烂。有的地方为了避免伏旱影响和高温季节带来的授粉不良,在入春时过早播种,由于土温低、季节性气温尚未稳定,从播种到出苗往往需要20天,其间如遇阴雨或寒潮,常造成出苗不齐或种子霉烂。玉米种子在10~12℃的温度下发芽较快而且整齐,生产上把这一温度作为开始播种的最低温度指标。  玉米幼苗抗低温能力比生长后期强。遇0℃低温不至于冻死,在-2~-3℃5的短期低温下,幼苗会受到损伤,若温度回升快,管理及时,幼苗在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生长。若低温条件持续长,幼苗就会冻死。玉米长出4~5片叶子时,仍能抵抗轻微霜冻,此后抗寒能力逐渐降低

5、。低温致使幼苗生长缓慢的原因是根的代谢减慢,当温度降至4~5℃时,根系完全停止生长。在农业生产管理上,采取起垄播种来增加日照面积或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对促进根系发育有很大好处。  由此可见,在特定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下,对某一个品种都有最适合播种期或最适播种阶段确定播期应考虑一下因素:1、土壤温度。2、水分和通气性。3、生育期。4、温光特性。5、品种抗性和病虫害。  五、合理密植  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受各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土地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定适宜密度时,应根据上诉因素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6、合理密植就是解决单位面积上的穗数问题。合理密度的确定受品种特性、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水条件的影响,早熟品种,发育期较短,株型清秀,植株较矮,种植密度可适当偏大一些;直播种植每亩可达4000株左右。株型紧凑的品种,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些,每亩可在4000-4500株左右。就同一品种而言,密度高低则要由所要求达到的产量来定。有灌水条件或雨量充足的地块种植密度宜密,无灌水条件,降雨又少的旱地种植密度宜稀一些。  六、科学施肥  玉米施肥量是由玉米计划产量对营养元素的需要数量、土壤能供给玉米各种速度养分的数量、施入肥料的有效养分和肥料在土壤中能被玉米吸收的利用率来决定。5  

7、玉米使用基肥的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三种。尤以条施效果较好,能施肥料靠近根系而易于吸收作用。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植物生长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量和不同的配比量,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时追肥。一般苗期不施肥,可看苗期长势灵活掌握,补充少量氮肥,全施功穗肥,亩肥尿素25kg,钾肥5kg,巧施粒肥,亩施尿素5kg。  七、加强田间管理  1、查田补种:播种后10d每隔5d进行一次查种、查芽,对坏种、坏芽的应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2、间苗,定苗: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期间定苗。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要求等距,但要按单位面积保苗密度留

8、足苗,可多留一成苗,留作迫肥前去掉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